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為什麼要反對國民教育?



原文: 三師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3TGYG5PFm0

http://www.facebook.com/hkliberalstudies

世界國民教育經驗--國民教育的起源


國民教育在外國一般稱為公民教育,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謝均才表示「國民教育」一詞有歧義。「國民教育」在外國泛指「為國民提供的義務教育」,例如普及教育,強迫教育,免費教育等; 在香港和新加坡,則代表「國民身份教育」。大部分地方採用「公民教育」一詞多於「國民教育」,公民教育一般包含國民身份教育。

公民的概念源自古希臘,當時公民屬可參與政治的特權階級。於柏拉圖的理想國裡,不同層次的公民,應接受不同的公民教育,培養出各種品質。例如統治者要訓練智慧,軍人要學習勇敢,而商人和農夫則要學懂節制。古希臘的公民教育以城邦為本,希望教導公民愛國之餘,還要各施其職,安份守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興起,各國爭雄稱霸,公民教育除了包括道德訓練,還變得更著重民族主義及愛國精神,旨在培養公民的國家意識。

二次大戰之後,部分國家意識到如此狹隘的公民教育會來很多矛盾。因此,公民教育開始淡化愛國精神,不再只談權利和義務,反而更重視普世價值,例如 平等,自由,正義,旨在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

一個好公民,會懂得尊重族裔文化,不但了解國家運作,更會擁抱普世價值,下星期,香港國民教育為期三年的開展期正式開始,我們培養出來的公民又會具備甚麼素質?

收聽按此

原文:香港電台 公共事務專頁
http://app3.rthk.hk/special/pau/feature_detail.php?aid=114

認識真實中國 非靠國教赤化

撰文:成名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
欄名:國民教育紛爭

有關德育和國民教育科的爭論自7月以來愈趨熾熱。按港大8月下旬民調,盡管57%市民反對政府在今年試推國民教育3年開展期,特區政府仍寸步不讓,並提出不同理由合理化其強硬立場。那些理由充分嗎?

首先,梁振英說學校及教師可自行編定國民教育科教材,彷彿教師在教該科時有完全的自主。實情是教師必須根據國民教育《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課程文件指引》(下稱《指引》)教學。

今年5月,教育局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在《香港新政府如何推動國民教育》思想者論壇上,提到「如果3年之後有學校不跟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來開辦課程,教育局會通過視學制度來處理,視學小組會指出其不足之處,要求糾正」,並指教師必須達到教育局所訂的「教學標準」;教育局將來亦可以學校偏離《指引》為由,對學校在財政及學生派位上施壓。這種鳥籠式的自由與真正的教學自主相去千萬里(註1)。

教材走向規範 學校恐難自主

在教材方面,梁振英曾經承諾,教育局會將教材放到網上平台,讓公眾監察。但在同一場合中,李焯芬卻指國民教育的教材,將來可能會有「更規範化的做法」。言下之意,即教育局會將教材盡量統一,假如是朝中央教材方向進發,後果將不堪設想。

另一方面,雖然當局指德育和國民教育科將以「校本化」形式推行,但李焯芬卻明確提到「10年後有了更多經驗,也許會有更好的平台做中央式的設計」。種種迹象顯示,所謂「校本化」及「沒有官方指定教材」之說,只是緩兵之計。課程一旦落實,學校根本沒有自主教學可言。

硬銷身份認同 黨國混為一談

其次,梁振英說「國情」部分只佔內容5%,有信心公眾在了解事實後便會釋疑。但該數字如何計算出來?若有問題的「國情」部分涉及洗腦,則無論佔整體內容有多少,都不應存在,況且分量輕不代表毒性輕。正如教育局在審批中史教科書時,若書中有一個部分指日本二戰時在南京不是進行大屠殺,也不會准許出版商推出市面。同理、若國民教育包含鼓吹盲目愛黨的內容,即使只有1%,都不應該在學校推行。

第四,政府說國民教育不涉及洗腦,但《指引》只不斷重複學生要確立國民身份認同、愛國心,對國家建立自豪和歸屬感,又完全避談中國的政治現實。例如《指引》對共產黨的一黨專政隻字不題,更遑論談及一黨專政帶來的貪腐問題;對「國家」、「黨」、「民族」、「公民」等概念更是含糊不清,將愛國與愛黨混為一談。真正認識國情教育,是鼓勵學生反思國內當前的社會問題、民主及法治的發展、公民權利等議題。若過分放大國家的「光明面」,國民教育只會淪為「洗腦式」政治意識灌輸。

關心內地事件 港無「去中國化」

第五,近年不少科目已包含了國情教育的內容。例如高中必修的通識科之「當代中國」單元、初中的生活與社會科、綜合人文科和公民教育科,另外還有兩科歷史。更何況現時通識科的「當代中國」單元,對中國社會政治等弊病已避重就輕,對六四、文革等近代史避而不談。為免架床疊屋,我們應先優化通識科,而不是額外加開問題多多的國民教育科。

最後、有論者指反對國民教育是鼓勵「去中國化」、拒絕認識中國。事實上,本地反對國民教育的眾多團體希望推動的,正正是全面地、批判地認識中國。如果香港社會真的有所謂「去中國化」的趨勢,港人也不會如此關心六四、李旺陽、保釣等事件了。

其實民間社會憂慮的是,是香港日漸赤化,港人會像內地人民般,活在中共政權的謊言下,不能認識真實的中國,而下一代更受洗腦式愛國教育的毒害,盲目擁護執政黨的主張,重蹈狂熱民族主義者的悲劇。

﹏﹏﹏﹏﹏﹏﹏﹏﹏﹏﹏﹏﹏

註1︰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mag.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3/1/7/10213174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131742&mdate=0608002457

原文:經濟日報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e384ae75-8115-485d-9af8-fc6fa1c568ad-761692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硬推國教 不如還我中史 參考西方例子 教育界促讓學生借古鑑今


【本報訊】政府以香港學生對中國「認識不足」為由硬推國民教育,卻同時陰乾中國歷史科。中史科多年前由必修科改為選修,但觀乎歐、美、亞洲多個地區的中小學課程,國史均是必修科。德國學生更必讀納粹屠猶始末,面對先輩罪行,毋忘歷史傷口。教育界批評港府殺中史、推國教是捨本逐末,倡議「還我中史科」,讓下一代正視國家的光榮與黑暗。
記者:歐陽子瑩 白琳

本報翻查英、美、德、澳、台灣及新加坡的中、小學課程文件,發現除了新加坡,其他均不設國民教育(National Education),而是推行講述公民責任及民主政制的公民教育(Civic/ Citizenship Education),後者包涵的國民教育元素僅佔一小部份。在中、小學推行國民教育的新加坡,要求學生同時修讀公民教育,初中生必修歷史。

德國必修納粹屠殺
德國全數16個聯邦把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列作必修課程,屬德國及歐洲近代史的主要章節。「納粹大屠殺」教育行動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德國學生14歲就認識納粹獨裁體制及發動戰爭等歷史,同時在公民教育科利用政治及社會學角度分析大屠殺的源起。委員會指出,屠猶歷史教育不單避免暴行重演,也讓學生明瞭「當別人被打壓,我們選擇沉默與冷漠是何等危險」。

建制派常指美國「愛國教育」十分成功,但事實上,美國多數州分的公民教育都不是必修,公民意識及愛國情懷主要透過歷史、社會教育科培養出來;澳洲由小學基礎班至中學10年級均須修讀世史及國史。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榮譽主席、國民教育學會主席梁炳華痛斥政府一直淡化和消滅中史科,設國民教育科是本末倒置。他指,大部份培養學生身份認同、民族情感的教材可見於中史書,「講愛國,岳飛、文天祥亦可以激發學生情感,根本唔需要渲染、硬灌輸」。他回想,當年上中史老師講述中國抗日,聽得他熱淚盈眶,「唔使人評估我、畀分數」。

港年輕人缺歷史觀
任教中史科逾30年的聖公會基孝中學中史科主任甄枝明也反對設國民教育科,因中史及通識已能讓學生認識中國,愛國情感亦不能強行灌輸,「與其硬推,不如加強中史教育」。
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認為,是時候把討論焦點放回中國歷史科。他批評香港年輕人沒有歷史觀,這一代人長期「集體失憶」,對社會問題只能單就目前狀況批評,不懂得借古鑑今全面分析。

紅出沒注意
如發現有學校、組織推行紅色洗腦教育,可向《蘋果》報料:adnews@appledaily.com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28/18002170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程翔: 以提倡愛國主義為目的 國民教育有錯嗎?


在最近國民教育的爭論中,有一種很普遍的觀點,就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責任培育國民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所以國民教育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內容和方法,只要內容和方法正確,則國民教育就可以接受”。這種觀點,無論正、反雙方都有很多人接受。贊成國民教育的固然鼎力支持,反對的也只能表示他們不反對國民教育本身,只是反對其內容與方法。

如果抽脫具體政治背景,就事論事,筆者也不會反對這種觀點。但是,對於香港目前出現的“國民教育”,我們就不能不考慮香港的具體政治背景,從而簡單地贊成這種觀點。

第一,香港從1986年(仍然是英治時期)開始已經設置“公民教育科”,教育下一代要有公民意識。把本來已有的“公民教育”改為“國民教育”,一字之差,本身已說明這其中隱含有某種政治目的。所以早在去年已經有人擔心這一字之改,是否意味著“洗腦”。但當時像《中國模式》這類“樣板”尚未出現,故反對者亦無具體證據來反對這一字的改動。現在“樣板”出來了,人們還能沉默嗎?

第二,香港50歲以上的人都見識了在思想一統的情況下國家出現過的災難(超過4500萬人非正常死亡,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稱為20世紀人類經歷的四大災難之一)。我們也從香港1967年暴動中,見證了“盲目愛國”的禍害。正是因為我們看到這些災難,再對照《中國模式》的虛假論述,才被迫出來反對所謂的“國民教育”。

第三,回歸後香港政治上受中共支配,而中共是實行“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這種制度的特色是一切以“黨的利益至上”,包括人民的意識形態,都要符合黨的利益。香港實行“國民教育”,當然也得符合中共的意識形態,《中國模式》之所以可惡,就是系統地把中共的意識形態植入香港的中、小學,讓“黨即是國”、“愛國等同愛黨”的歪理肆意毒害學子。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如果結合這些政治背景來看,再看看《中國模式》的論述,則我們無法像很多大教授、大學者般,“不食人間煙火”地說:“國民教育”本身不是問題。

事實上,中共1976年之前,從來都不提“愛國主義”,也沒有推動過國民教育。中共提倡“愛國主義”,提倡“國民教育”,也是1994年以後的事。如果我們清晰地看到中共在大陸和香港推動國民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動機,就能夠更加堅定地反對現在擬進行的所謂“國民教育”。

在中共的意識形態裏,本來是沒有“愛國”這回事的,因為共產黨人相信“工人無祖國”(見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共的成立,從思想到組織,都是作為第二國際在中國的支部,要把無產階級革命推向中國、並以中國為基地,推向全亞洲。這是以蘇聯為首的第二國際的目的和任務,蘇共美其名為“無產階級世界革命”,實質就是通過培植各國的共產黨,推翻本國的政府,改而建立親蘇聯的傀儡政權。對於中共來說,《國際歌》裏的“因特納雄耐爾”(國際主義)才是他們的理想。所以中共長期以來都沒有提倡“愛國主義”,也沒有推行“國民教育”。

中共什麼時候才開始推動“愛國主義”和“國民教育”?從1994年開始。1994年八月二十二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擬定了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要全國“認真貫徹執行”。

為什麼中共在1994年會提倡“愛國主義”?我們不妨再往前推到1991年。1991年蘇聯崩潰,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分崩離析,這對仍然堅持“一黨專政”這種模式的中共來說是很大的震撼和威脅。當時,以胡錦濤為首的團派以《中國青年報思想理論部》的名義,寫了一份報告給中央,題為:《蘇聯巨變之後中國的現實應對與戰略選擇》。它指出:

“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合法性,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二是毛澤東宣導的“山溝溝裏的馬列主義”。。。。面對蘇聯劇變,第一個合法性來源有喪失的危險,此刻如果我們一味堅持過份僵硬的意識形態,其結果反會使激進主義顯得合理,加劇右派奪權,失去普通群眾的支持。。。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對第二個合法性來源進行創造性的再解釋。這種解釋,其側重點應放在馬列主義與中國特色的結合上,應放在對中國基本國情的再解釋上”。

至於如何說服中國人民繼續接受共產黨的統治?報告建議,以下列這個說詞來說服大家:

“中國的大國窮國特徵,中國的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緊缺的特徵,中國百年分裂、倍受外強欺侮的特徵,決定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我們目前說服人民的最有效辦法”。

在蘇聯崩潰後,如何面對全球民主化的趨勢呢?報告提出:

“在反對“和平演變”的戰略中,應重點突出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強化人民國家民族利益的觀點。我們必須現實地承認過去的意識形態至少在相當一部分群眾中號召力已經很低,強化老式的意識形態教育往往引發的是逆反心理;同時,中國國情的特殊性和愛國主義又僅具有一般意義上的說服力;而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今天這個時代,恰恰能夠為普通群眾提供倫理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終極價值皈依”。

從以上可以看到,中共之所以提倡“愛國主義”,完全是為了延續其“一黨專政”的統治,而不是要真心彰顯中國文化。它是要塑造一種新的意識形態來取代被人民唾棄的馬列主義(即上文所引的話:“我們必須現實地承認過去的意識形態至少在相當一部分群眾中號召力已經很低,強化老式的意識形態教育往往引發的是逆反心理”)。它形容這種意識形態,“它是社會主義,傳統文化,愛國主義和現代化諸種精神文明的有機結合”,又說:“在這面旗幟下,黨內黨外、海內海外的廣大優秀分子可以結合成最為廣泛的統一戰線”。

對於中共為延續其“一黨專政”而推行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其叫“愛國教育”,毋寧叫“愛黨教育”。事實上1994年通過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就把“愛國主義”等同“社會主義”。它是這樣說:“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突出時代特徵。。。。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既然愛國主義等同社會主義,那麼當然就要服從中共的領導了。

《中國模式》裏很多的論述,就是反映了中共上述的種種見解,稱之為“愛國教育”,簡直不知所謂,稱之為“愛黨教育”則極之貼切。

明白了中共自從1994年以來大力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後,我們還能不能不加區別的說:以提倡“愛國主義”為目的的“國民教育”沒有錯?

原文: 信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blog/php/blog_details.php?post_subscribe=1&blog_posts_id=90027#vote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吳凱宇﹕「一國兩制」下的國民教育——北愛爾蘭的啓示


【明報專訊】自從政府宣布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來,社會大眾爭議不斷,究竟國際上有沒有類似香港這樣,在「一國兩制」的條件下推行國民教育的個案可供參考?筆者認為北愛爾蘭的經驗有不少地方值得借鑑。但首先要澄清一點,北愛爾蘭與很多歐美民主社會一樣,所推行的不是國民教育,而是公民教育,國民身分只是課程的其中一部分。

北愛與香港的相似點
北愛爾蘭與香港有不少相似點。第一,北愛的主權雖屬英國,但自1998年起,英國政府把國防及外交以外大部分權力下放至北愛爾蘭議會(Northern Ireland Assembly),使北愛成為一個類似香港特區般擁有高度自治權的行政區。第二,與香港類似,國民身分認同在當地是個敏感議題,而且程度遠比香港來得複雜。當地約一半人口是新教徒,另有四成人則信奉天主教,雙方的國民身分認同近乎南轅北轍。新教徒傾向支持北愛爾蘭留在英國,而天主教徒則傾向支持北愛與愛爾蘭統一。雙方曾為此在1960至1990年代發生持續逾30多年的武裝衝突,造成3000多人死亡,即使現在和約簽定,雙方仍存在不少分歧。在這種背景下當地究竟如何推展公民教育?

解決北愛問題的《貝爾法斯特協議》在1998年簽訂,當中提到要透過學校教育建立一套包容的文化,以促進和平進程。自此當地開始檢討中小學課程,包括討論如何開展公民教育。經過長達3年共兩輪的公眾諮詢和獲得議會內跨黨派支持後,最終決定在2007年開始在中學推行必修的「地方與全球公民科」(Local and Global Citizenship),學校可透過獨立課時或跨學科等方式推行。

「地方與全球公民科」4主題
這科共有4個主題:
•其中首要的是「人權與社會責任」(human right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這個主題讓學生認識在國際人權公約中訂明的普世價值和民主社會的公民權責,亦讓學生探索如何平衡不同的權利。
•第二個主題是「多元與包容」(diversity and inclusion),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探討本地和全球多元化的政治、族裔和宗教等身分認同,和因此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第三個主題「公平與社會公義」(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讓學生了解社會不公義的存在及其背後的原因,和探討個人、政府和社會如何能促進公義。
•第四個主題是「民主和積極參與」(democracy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這個主題讓學生認識主要的民主政治機關和如何參與民主過程。
課程指引承認上述主題極富爭議性,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答案,它鼓勵學生批判地思考問題,探索自己的價值,和學習尊重他人的觀點和需要。總體來說,北愛爾蘭的公民教育強調普世價值、公民權責、批判思考和民主參與。在國民身分認同方面則持比較低調和包容的態度,沒有要求學生認同某一國,為特定國民身分而自豪。

香港的情况當然不能完全和北愛相提並論,但它仍能在國民教育方面帶給香港不少啓示。
第一,國民教育應尊重地區差異。雖然絕大多數港人都承認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認,香港和內地在政治制度、經濟、文化和價值觀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少差異,例如不少港人不認同內地的社會主義體制,這亦是為什麼當初鄧小平會提出以「一國兩制」原則處理香港問題。所以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不應盲目要求學生認同內地政治和社會體制,反而應多尊重兩制的差異。

第二,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而不是一個同質的華人社會,故此,應參考北愛爾蘭,推行強調普世價值和公民權責的公民教育,把國民教育納入公民教育這個大框架內。
最後,如無意外,香港將在不久將來迎接特首和立法會的普選,香港應學習北愛加強民主教育,增強學生的公民知識和培養政治參與的技能,為雙普選作好準備。

參考資料
1. Smith, A. (2003).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Northern Ireland: beyond national identity?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3(1), 15-31.
2. Council for the Curriculum,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2007). Northern Ireland Curriculum: Learning for Life and Work for Key Stage 3. Belfast: CCEA.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博士研究生

原文:明報
http://hk.news.yahoo.com/%E5%90%B3%E5%87%B1%E5%AE%87-%E5%9C%8B%E5%85%A9%E5%88%B6-%E4%B8%8B%E7%9A%84%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5%8C%97%E6%84%9B%E7%88%BE%E8%98%AD%E7%9A%84%E5%95%93%E7%A4%BA-212242190.html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秋盈:國民教育

今天才來談國民教育,可能有點晚了,但我其實不吐不快。然而這件事牽涉的事情太多、太複雜,不做一點功課,沒有深思熟慮,只會人云亦云,那還寫來幹甚麼?

首先表明立場:我原則上贊成推行德育與國民教育,但反對以香港政府建議的指引和方式來實施。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必要,而且教育當局根本不知何謂德育與國民教育,課程指引一味堆砌概念用語,敷衍塞責,令人齒冷。我不知道--也不想揣測--當局推行國民教育的真正目的,但看《德育與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的第一章第一節,已知袞袞諸公,俱是庸碌無能、尸位素餐之輩。且看這一段:

「德育及國民教育是學校課程的重要元素,各學習領域/科目,例如:小學常識科、初中生活與社會課程、高中通識教育科等,從不同領域及層面,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的認識和掌握。隨著社會轉變,不同文化和資訊衝擊青少年的價值觀,各界對學校加強品德培育的訴求愈來愈強烈;加上國家迅速發展及「全球化」的影響,令社會普遍認同德育及國民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

既然小學常識科、初中生活與社會課程、高中通識教育科等,均已涵蓋德育與國民教育的「重要元素」,敢問為何還要在小一至中六把德育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課程內容與現有的科目有何不同?如何確保內容不會重複,以免浪費人力物力?至於「各界對學校加強品德培育的訴求愈來愈強烈;加上國家迅速發展及『全球化』的影響,令社會普遍認同德育及國民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云云,亦無任何證據支持,連民意調查結果也欠奉,敢問「各界」指的是誰?包括姑奶奶麼?

課程分為五個範疇,分別是個人、家庭、社群、國家、世界。引起最大爭議的正是「國家」的部分,小學、初中與高中的內容重點各有不同。其學習目標包括:

從認識國家的山川地貌、天然資源、古蹟文物等,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
體會國家當代發展,培養反思精神,建立國民身分認同;
從追溯中國傳統習俗和自己/同儕的祖籍及家鄉,萌發對國家、家鄉、居住地的歸屬感;
向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借鏡,學習他們的品格情操,體會延續與承傳;
從關心國家自然資源的運用及環境生態的保育,培養珍愛自然、保護國家生態的態度;
從了解國家與香港發展的緊密聯繫,以及兩地在合作發展歷程面對的困難及解決方法,體現同根同心的情懷;
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活學活用,在生活中實踐美德與文化修養;
從歷史發展加深對國情的掌握,體會探索與開拓的過程,從而了解改善方向,擴闊視野,鞏固國民身份認同;
從了解國家於自然資源保育所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就,反思其局限與挑戰,關心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從欣賞中國的文學與藝術,體會當中蘊藏的意趣及精神,提升國民素質;
以歷史視野了解國情,體會多元文化並存的特色,鑑古知今,並承擔個人作為國民應盡的責任。
不必高談甚麼政治哲學的理論,只要靜心細想,便知上述課程目標提到的「國家」、「中國」、「中華」等詞,三者涵義均不相同。即使是「國家」,放諸每一項目標的語境中,含意也有分別。例如第一項有關山川地理的目標,「國家」可以泛指幅員遼闊的中國大陸,也可以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但第二項目標「國家的當代發展」,明顯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地理上、文化上的中國。耐人尋味的是,為何談及「傳統習俗」(第三項)、「文化」(第七項)和「文學與藝術」(第十項)時,不用「國家」,而用「中國」或「中華」?這是否暗示,《課程指引》所提到的「中國」與「國家」,本質上有其分別?「國民教育」所指的「國民」,是「中國」或是「國家」的人民?

由此可見,《課程指引》中的「國家」概念模糊,可以隨著語境改變而有不同的詮釋,而這正是多少香港人惶恐不安的根本原因。我們深知內地與香港對「國家」的理解南轅北轍,語焉不詳,含糊其辭,無異於留下破綻,讓人乘虛而入。歸根究柢,這固然是香港人普遍恐共、反共的情緒作祟,但觀乎中共政權失信於民,劣跡斑斑,香港人始終無法放下成見,也不盡是英國殖民統治者潛移默化的結果。

正如馬國明早前在《Cup》雜誌撰文指出,近代「國家」的概念源於西方,中國自古以來沒有相同的觀念。清末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一文,已指出「且我中國疇昔,豈嘗有國家哉?不過有朝廷耳!」一語道破中國與西方在「國家」概念上的分歧。時至今日,中共仍以政權(即古之朝廷也)等同國家。一九四九年中共執政,連國旗、貨幣也要重新創立,為甚麼?可能因為國民黨色彩太濃厚,與中共政權無涉。問題是,國家和政權可以混同麼?為甚麼國旗要和執政黨掛鉤?不難想像,日後若是改朝換代,今日的五星紅旗和人民幣都可能棄如敝屣。

其實中文裡的「國家」,在英文至少有country、nation和state之分,每個字各有所指。手上的工具書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Key Concepts在nation-state條下,一開始就闡述nation與state之間的區別:

Nations and states may seem identical, but they are not. States govern people in a territory with boundaries. They have laws, taxes, officials, currencies, postal services, police and (usually) armies. They wage war, negotiate treaties, put people in prison, and regulate life in thousands of ways. They claim sovereignty within their territory. By contrast, nations are groups of people claiming common bonds like language, culture, and historical identity. Some groups claiming to be nations have a state of their own, like the French, Dutch, Egyptians, and Japanese. Others want a state but do not have one: Tibetans, Chechnyans, and Palestinians, for example. The Karen claim to be a nation trapped within the state of Burma/Myanmar. The Sioux are a nat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Each of these nations has its own special territory, rights, laws, and culture, but not statehood. Some imagined nations are larger than states or cross-state boundaries. The Arab nation embraces more than a dozen states, while the nation of the Kurds take in large areas of four states.

在中文的語境中,nation可以指民族,也可以指國家。例如聯合國的英文名稱,正是United Nations,而不是United States。但這個「國家」,正如Benedict Anderson在其名著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所言,是某個族群的人對彼此擁有共同歷史、文化根源的想像。具體而言,即使我們不認識廣州或北京每一個市民,但我們都會相信大家來自同一個祖宗、承襲同一個文化淵源。這也是香港大多數市民所認同的「中國」,它是一個想像出來而得到想像者認同和參與的文化形態,不是任何政治實體,既不是唐宋元明清,也不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但state多指國家體制或政權。政權可以更迭,但民族要滅絕卻沒那麼容易。中國目前就由兩個不同的政權來管治,以上述源於西方的國家概念來描述,即是一個nation、兩個states。

「國民教育」一詞,顯然是譯自英語的national education,而不是state education。只要釐清nation與state的分別,就明白《課程指引》的學術基礎多麼粗疏與薄弱,香港人對國民教育的疑慮也不是無的放矢。那些所謂「洗腦」的憂慮和狐疑,正是源於我們不信任中共政權,覺得他們會藉著國民教育為其政權歌功頌德。北京當權者和香港政府那些趨炎附勢之徒,似乎到現在還沒弄明白這一點,或者根本不願意面對現實。他們始終迷信保持經濟增長,就足以讓「搵食至上」的香港人噤若寒蟬。這一招,對於攀附政權的巨賈財閥或許管用,但對於升斗小民卻只能是火上加油。我們雖然崇尚實際,卻從來不是見利忘義之徒。我們的父祖輩當年離鄉背井,流落這個蕞爾小島落地生根,或多或少都是因為逃避中共政權的威福。我們土生土長的一代,從小耳濡目染,都是當年內地此起彼落的政治運動,如何令生靈塗炭、禮教蕩然。我們生長於異國的殖民地,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只是我們心目中的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與埃及、印度和巴比倫同樣傲視世界的璀璨文明,是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榮的錦繡山河,卻不是一時一地的執政者。我們批評政府、攻擊當權者,因為我們都熱愛這片土地,希望早日實現長治久安,自由富足。如果有人認為批評政府就是不愛國,那真是冤哉枉也,只是我們愛國的方式,並非任何當權者所喜聞樂見而已。

多年來,香港人對中共政權的恐懼、質疑和反感,一直得不到有效的紓解,反而因為內地層出不窮的政治事件和管治缺陷,加上本地傳媒和政黨煽風點火,愈來愈鞏固、愈來愈難以釋除。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中共政權固然責無旁貸,香港人在回歸前後始終沒有坦誠、深入地反省自己對中共的態度,審視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及其歷史淵源,一味以自己深信不疑的一套強加於人(捫心自問,那何嘗不是英國和美國長期「洗腦」的結果?),結果造成今天難以拆解的困局。我們不信任中共,但中共既是現時中國的執政者,香港主權落入其手,已是事實。我們應該怎樣與內地相處,怎樣面對這個我們內心深處不認同但又不得不與之周旋的政權,是香港人一直逃避和忽略的課題。

至於國民教育,當局始終沒有解釋清楚不管是否與現有科目重複,執意要把國民教育獨立成科的原因,還有《課程指引》所指的「國家」又是甚麼。傳媒、家長也一直沒有深究,只知遊行抗議、寫信聲討,可是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反對的是甚麼?為甚麼要反對?「洗腦」是憂慮還是事實?似乎一樣無人問津。坦白說,對於一意孤行的政府,和平遊行、寫信又有甚麼效用?因為要上班而無暇照顧孩子的「實際需要」,連支持罷課的勇氣也沒有,又怎能期望長期與民脫節的政府改弦易轍?

其實,最有效、最合適的國民教育,莫過於中國歷史和文學。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扉頁早已告誡閱其書之讀者,必須秉持下列信念: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云對本國史有知識。」

可是中國歷史科,早已消亡於教育當局袞袞諸公之手,納入了通識教育之中。當日政府無視我輩腐儒的淺見,強行取消中國歷史科,今日反對國民教育的家長、學生、議員和傳媒又在哪裡?中國文學呢,則在苟延殘喘,淪為英文程度較差學生的護身符。中國語文呢,早已面目全非,取消了指定課文,學校各師各法給學生的課文,公開考試更是不屑一顧,急功近利的學生和家長自然覺得無關痛癢。須知中文不同於其他拼音語文,若不熟讀幾段古文、唐詩、宋詞、明清傳奇小說,詞彙怎會豐富?文筆怎會優秀?表達能力怎會好?對本國歷史漠不關心、一知半解,對本國語文毫無溫情與敬意,只視為「夠用就好,不必深究」的謀生技倆,如今授人以柄,被逼接受所謂的國民教育,又是誰的過錯?

原文:梅林邀月
http://am631010.blogspot.hk/2012/08/blog-post_12.html

譚蕙芸 - 關於「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學生要向政府說不」的一點補充


7月29日《明報》「星期日生活」刊出「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學生要向政府說不」一文後,收到不少讀者迴響。一名熱心讀者致函明報,查詢關於內文引述的Grade10歷史科教科書Canadian Sources: Investigated 1914 to the Present的資料。該讀者指出,安省高中每學年同級學生有數以十萬計,該教科書出版4年售出5000餘本,質疑如何稱得上在安省高中歷史科獲「廣泛採用」。

學校以政府資助購買

要知道,加拿大安省使用教科書的文化和香港不同。在安省,大部分學生均入讀官立學校,辦學精神乃持守上課是學生基本權利,學生不能因為負擔不了費用,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故此安省教育廳明文規定,「教科書」是「不能向學生收取的費用」(www.edu.gov.on.ca/eng/parents)。

故此,教科書多由學校以政府資助購買,供校內不同學生重複借用。舉例,一間學校Grade10上學期可能有6班歷史課,6個不同的學生就會使用同一本教科書;同年下學期,學校會再開辦一樣課程,供另一批上學期沒有修讀的Grade10學生使用。學校之所以在上下學期重複開班,因為要維持小班教學。這樣,一個學年就可能有多達12個學生使用同一本教科書。學年完結之後,同一本教科書會再傳下去給師弟師妹。餘此類推,學校買一本教科書4年,可能該教科書會被數十名學生輪流使用過。

為何當地學生,不用像香港學生那樣,要把教科書拿回家溫習?該教科書作者Jan Haskings-Winner進一步解釋,當地教育文化着重啟發和反思,不強調硬記背誦。上課時,教學書是啟發思考的學習工具。下課後,學生無必要把課本拿回家。

着重啟發反思不強調背誦

而且,安省教育廳對於教科書的批核,十分嚴謹,要經過多名地區教育家評審,確保準確反映社會情,對少數弱勢沒有忽視。一本教科書並不能由個別作者自行編寫,不受怎何監管就推出市面的。Grade10獲批核的歷史教科書在安省只有8本,近4年出版的更只兩本,包括內文引述的Canadian Sources: Investigated1 914 to the Present。(resources.curriculum.org/occ/)

鑑於讀者關注,作者Jan Haskings-Winner更向出版商查詢了最新銷售數字,至截稿為止,該教科書已售出約1萬本。

另外,「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學生要向政府說不」一文,在7月29日亦同步在海外明報(加拿大東部版)的D2,D3版刊出。此文在加拿大明報刊出後,不少熟悉加拿大情況的讀者,包括現在仍居於當地,或有孩子曾於加拿大升學的家長均向我反映,認同內文準確反映加拿大整體教育精神。

原文:明報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魚之樂:「天真爛漫」的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教授昨天發表了一篇文章,贊成推行國民教育,文章把問題過份簡化,而且抽離政治現實來討論,令人難以明白一位受過嚴格學術訓練、長期觀察香港社會的學者,為何會如此「天真爛漫」。

且看雷教授贊成推行國民教育的理由:
「只要用一用腦筋,便知放棄國民教育科會對香港將來的經濟及社會發展帶來很大的傷害香港是一個沒有天然資源、斷不可能獨自生存的經濟體,必須靠扮演中國與世界的橋樑才可發展下去。在就業市場中,誰最能掌握中國及世界的情況,誰便更有發展事業的機會。[…]  在學校中有系統的打下認知真正中國的基礎,可改進香港的競爭力。」

他這樣說是假定了國民教育能令學生「認知真正中國」,但這個假定實在太一廂情願了。要「認知真正中國」,掌握中國的現實情況,就不能只知中國之好,不知中國之壞,尤其是政治和道德方面之壞,否則便「只是傻裏傻氣的不諳國情之輩」;然而,只要看一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的語言,例如「提升民族自豪感」、「了解領導人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為改善民族民生而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和「了解改革開放以來,國民消費結構變化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體會國家致力改善國民的經濟生活」,便有理由相信國民教育課程只會教學生認識中國之好,而不會讓他們看清楚中國之壞。這不只是猜測,君不見香港十八間天主教小學去年率先推行的國民教育課程,就是一味唱好中國!

雷教授接著討論「洗腦」的疑懼,雖然沒有明言,但字裏行間的意思是反對國民教育的人過慮了:
「改造 [思想] 不是問題,甚麼才是問題?最怕的是學生再無思想與辯證能力。要做到後者,有效的方法是杜絕觀點及資訊的多元化,而且一旦脫離老師的觀點便受到打擊。按此準則,教材中存有老師或家長不同意的部分,根本是無關宏旨的,問題是老師是否能引導學生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美國是一個反共國家,但我在芝大時,發現無論是主修哪一科,都絕無可能不讀馬克思而可以畢業,但現在也無人把我當作是個馬克思經濟學家。」

姑不論將香港的中、小學生和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相提並論,是否恰當,雷教授很明顯忽略了香港的國民教育跟芝加哥大學的「馬克思教育」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分別:芝大的學生讀馬克思的著作不是為了接受馬克思的思想,但香港的國民教育卻是為了令學生變得愛國、有民族自豪感、甚至相信中國共產黨是「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在國民教育的這個目標下,老師無論怎樣引導學生思考,恐怕也不會講到中共極權之不仁或六四事件中的血腥鎮壓吧!

雷教授大概是認為只要香港一日沒有「杜絕觀點及資訊的多元化」,我們都不必擔心國民教育會有「洗腦」作用,但他可能忘記了小學生的資訊世界比大學生的狹小很多;即使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也不表示小學生會知道和明白這些觀點,他們仍可以因為老師的反複灌輸而先入為主,輕易接受了一大堆愛國愛黨的思想。反對國民教育的人最擔心的,就是這些小學生;雷教授好像完全不明白這點,真教人納悶。

(認為洗腦不易的讀者,不妨一讀這篇文章:“The Case of Jim Keegstra”)

原文:魚之樂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2012/08/blog-post_11.html

庫克斯的床: 只要動一動腦筋: 回應雷鼎鳴


雷鼎鳴教授在晴報專欄的《國民教育》一文,引起了一些議論。議論當然是因為內容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少,而更重要的是他是科大經濟系主任。

只要動一動腦筋....

雷教授在文章中提出兩個問題:「第一是應不應設立這科?第二是若設立應教甚麼?」

關於第一個問題,雷教授劈頭第一句便是「只要用一用腦筋,便知放棄國民教育科會對香港將來的經濟及社會發展帶來很大的傷害」。這個說法,只要用一用腦筋便知有問題。放棄國民教育會令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什麼「很大的傷害」?他講的不外乎是如果香港人對中國了解不足,香港的競爭力便會受影響。這是真的嗎?

香港的小學和初中「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課程(例如常識科、歷史科、地理科、綜合人文科、生活與社會科等,詳情可參考課程綱要),規定學校必須以足夠的課時教授與中國有關的知識。這些課程在知識層面上(而不是情意層面)跟現在要強推的國民教育有不少重疊之處,根本不是像雷教授所講的欠缺「認知真正中國」的教育。

至於怎樣才能「認知真正中國...改進香港的競爭力」?恐怕中國歷史和國民教育也未必能做到。跟在內地做事的朋友談到「真正的中國」,不論是跟在內地做生意或做管理層的港人朋友,還是土生土長的內地朋友,他們都會告訴你無數貪污腐敗、無法無天的故事。在深圳河以北所謂的競爭力,除了本身的實力之外,背景和關係也十分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在貪污腐敗的叢林法則之中生存。這些不論是中國還是香港的中小學也不會教,也不應該教,相信這一點雷教授不會反對。既然現在的中小學教育已經有教授中國的基本知識,哪麼雷教授還擔心什麼呢?

在新高中課程必修的通識科,六個單元其中一個是現代中國,學生有三十小時課時去認識現代中國的狀況,這比起舊高中時代,理商科學生對於中國可以完全無知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所謂「現代」中國是指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學生沒有太多機會認識反右、大躍進、文革等人禍,那是可惜的。不過因為很通識課程相對自由,學與教過程中學生多會認識到近十年中國的人權、法治、腐敗問題,也會對於中國的政治社會經濟現況有一定的了解,那不正是雷教授口中那些提高競爭力需要的知識嗎?雷教授提倡的國民教育還需要嗎?

我同意雷教授說學生少了機會唸中國歷史是缺失,不少學校的初中課程已經沒有中史科,中國歷史部份被塞進綜合人文或社會教育科,效果大打折扣。如果雷教授認為欠缺中史教育是一個缺失,於是國民教育也不推行就更可惜的話,正途應該是把中史列為必修科,而不是退而求次呼籲推行國民教育。

從雷教授的文章上文下理推斷,似乎他根本對於香港的中學教育了解還不夠,也沒有花時間做資料搜集。

芝大學生 vs 香港小學生

關於第二個問題,雷教授說「企圖改造別人的思想,便已犯下瀰天大罪,我並不同意。」他說的是教育改變學生想法的過程,那稱之為學校化(schooling)。雷教授抽空的說「改造」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學生有獨立思維,似乎他看不到究竟教師和家長在反對什麼。現在人們反對的所謂洗腦國民教育,是擔心滲入狹隘愛國主義的意識形態的教育,那並不是家長和教師憑空幻想出來的,而是基於課程文件內容、教育局公佈的教材、政府長期資助的組織推行的國民教育內容、主事者的公開言論等等,當這些材料引起公眾關注之後,才會出現反對國民教育的浪潮。(圖1及圖2是其中兩個例子)

至於學生有沒有獨立思考的問題,雷教授舉的例子真的令人嘖嘖稱奇。他說即使在反共的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學生都要讀馬克思理論。那些是芝加哥大學的大學生啊,他們本身已經是有獨立思考的成年尖子,現在香港社會擔心的是小學和初中學生,他們的批判思維不像雷教授想像中強,很容易把學校教的東西照單全收。更何況,馬克斯學跟鼓吹國家崇拜、掩飾極權統治本質的愛國教育根本不能相題並論。

雷教授說「世上甚麼觀點都有,割斷年輕人對某種觀點的接觸,不管這些觀點是對是錯,都等如把孩子放在溫室中,大大不利其成長。」如果滲透意識形態的政治灌輸也應該放進教育場景,讓學生離開溫室,有助他們成長的話,那麼小學教育放點日本成人電影、談論一下吸煙的樂趣,應該也會有利他們成長,因為他們應該接觸不同觀點,不管這些觀點是對是錯。

嚴謹的論證還是必須的

雷教授在本科的學術水平備受尊崇,這點沒有人會異議。不過,身為教授,在評論本科以外的議題的時候,嚴謹的論證還是必須的,否則給人粗疏淺薄的印象就不好了。

國民教育政策遇上民間大規模反對,先是政府高層、親北京組織代表、政壇權貴輪流發言,接著是外圍黨報《環球時報》和官方《人民日報》先後發文支持,由此看來,似乎這是北京指定要強行推動的政策。過往特區政府執行重大政治任務遇上阻力的時候,就會動員不同界別的友好發文支持,通常愈去到後期,被動員的人愈不是最佳或最熱心的人選,結果就是支持的言調愈來愈荒腔走板。希望雷教授不會是在後期被動員出來的其中之一,這樣被人誤會是高級網絡評論員實在冤枉。



(圖1:找北京學者設計教材的國民教育,問題已經不在內容,而是政府令市民難以相信課程沒有政治議程)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專責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全國政協劉迺強,以及本地親北京教育工作者在此論壇的發言,更令公眾對國民教育推行的細節擔憂。論壇發言節錄:中評論壇:港新政府如何推國民教育)

連結:

雷鼎鳴:國民教育

中評論壇:港新政府如何推國民教育 (內有李焯芬及親北京教育界人士發言內容)


原文:庫克斯的床

http://www.kurskhk.net/767139852/%E5%8F%AA%E8%A6%81%E5%8B%95%E4%B8%80%E5%8B%95%E8%85%A6%E7%AD%8B-%E5%9B%9E%E6%87%89%E9%9B%B7%E9%BC%8E%E9%B3%B4/

曾榮光──族裔本位的國民教育科不符中國國情

** 標題由香港電台編輯所加

吳克儉局長:

    日前報章引述閣下的說法:「看不見有任何理由需要撤回國民教育科。」就閣下這個公開的聲稱,本人特冒昧修函向閣下就教,以下是本人看見,但閣下可能看不見,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裏面,出現的部份錯失與偏差。

    我想閣下亦會同意,《指引》的首要教育目標,就是培養香港公民的「國民身份認同」,但是《指引》的最根本的偏差,我個人認為就是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基礎上,作了錯誤的界定。《指引》把香港國民身份認同建基在的一種「同根同心」、以地緣及血緣為本的族裔本位基礎上。當然,閣下可能追問,這樣的一種本是同根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又有何偏差之處呢?我的回應就是,它與香港特區所處的時、空及制度脈絡不單止格格不入,而且更可能導致香港社會制度出現種種的矛盾與扭曲。

    首先,我們只要把這種「同根同心」、族裔本位的身份認同放置在當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度脈絡內,我們就會明白《指引》在這方面的偏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開宗明義地就界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緊接這個界定,序言更強調:「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由此可見,《指引》鼓吹的一種族裔本位的國民身份的認同基礎,根本上就是「政治不正確」。國內所有小學生均會知悉,中國是由56個民族所組成,其中除漢族外,55個均屬少數民族。因此,我們只需要想像一下,若把特區國民教育科這種族裔為本的國民身份認同課程拿到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去推行,例如新疆或西藏,並設想一下可能產生怎樣的「教學果效」?我們就自然明白,這種建基在族裔本位的國民身份認同的課程理念,是完全不符合今天的中國國情。

    其次,若我們把這種族裔本位的國民身份認同的理念,放置在更廣闊的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脈絡內,我們就更容易明白《指引》在這方面的錯失與偏差。事實上,近代多位中國歷史大師(包括呂思勉、錢穆、羅香林、許倬雲)均清楚指出中華民族是由多個族裔群經過幾千年的交往與衝突而漸漸形成的一個 ――費孝通教授稱之為――「多元一體的格局」;中華民族這個多元一體的格局的整合與團結的基礎,就是透過長年累月的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的互動以至互利的交往而累積起來的,而不是一些狹隘的地緣、血緣、族裔本位的原生因素所造成。因此,我們就更不理解,為何《指引》會把香港特區國民的身份認同,建基在現時的一種基礎上,這根本就與歷史事實不符,同時更只會對「多元一體格局」的中華民族的維繫與延續製成障礙與扭曲。

    最後亦是最重要的就是,當我們把這種狹隘的族裔本位的國民身份認同,放置在今天香港這個號稱是國際大都會的經濟、文化、社會脈絡內,我們就更不可能不察覺《指引》在這方面的偏差。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香港社會的運作及團結的基礎,一直是一種互相包融、同舟共濟的多元文化主義;換言之,不分族裔、不分宗教信仰、不分語言文化,均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各自追求理想,這樣一種多元文化的社群主義才是香港公民身份的認同基礎。再者,我更有必要向局長閣下指出,《指引》所強調的一種族裔本位的國民身份認同,極可能對本港現時在學的二萬多位非華裔的兒童,造成一種疏離及被邊緣化的感覺。很明顯,這樣的一種國民教育的果效,是絕對不利於香港社會的內部整合與團結。

    此外,本人亦想指出,局長閣下與教育局官員曾一再强調,《指引》的諮詢稿是「經過2011年5月至8月四個月的公開諮詢,考慮了各界的意見和千多份意見書」 ,因此,在這樣廣泛而充份的諮询下,是沒有撤回《指引》的理由。但事实上,以上為期四個月的充份諮詢的理據,只適用於識中文的香港公民,因為英文版的《諮詢稿》其實是遲至2011年7月29日才上載上網,換言之,對不識中文的香港公民來說,他們被諮詢的時間就只有5星期,只及識中文的香港公民的不到三分之一。因此,我就必須質問,這群不識中文的香港公民是否因為不符合「同種同文」的族裔本位的國民身份,就獲得如斯不平等的待遇?我想閣下可以向你在行政會議的同僚林煥光先生請教,這種不平等的諮詢方法是否有違反法律?同時,這種不公平的諮詢過程而製作出來的《指引》,又是否有撤回作重新諮詢的必要呢?

                                                                                                                                             曾榮光 
                                                                                                                                        2012年8日11日

原文:香港電台 香港家書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吳凱宇﹕每個國家都有國民教育? ——簡述美國、英國、澳洲、德國的制度


【明報專訊】自從政府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後,引起社會極大爭議,但不少支持此科的人士都說推行國民教育是國際慣例,所以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究竟此說是否真確?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國民教育在香港的定義,才可與其他地方比較。

根據策略發展委員會的《國民教育專題小組報告》,國民教育是一種「建立國家觀念的教育」,使每個國民都能成為照顧國家利益和擔負國家命運的人;而特區政府2007╱08施政報告則認為國民教育的目的是「使年輕一代都有愛國愛港的胸懷」,「並以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為榮」,可見香港的國民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類似。究竟這種國民教育在其他國家是否普遍?我們研究了幾個主要歐美民主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洲和德國的情况,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國家所推行的主要是講述公民權責和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civic/citizenship education),而國民教育只佔其中一小部分,以下我們將簡介他們的情况。

美國

由於不少美國中小學每天都有升旗禮,而且在課室懸掛國旗,所以不少論者都說美國也有國民教育,這種論述非常以偏概全,其實美國更重視的是公民教育。

雖然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可自行制定教育政策,但大部分州份都有制定公民教育政策,但公民教育大都不屬必修科目,現時學校主要透過歷史、公民(civics)或社會教育(social studies)科教授公民教育。這些科目的內容主要包括美國由殖民時期、獨立革命、內戰到現代的歷史、美國憲法、權利法案、政府架構和公民權責等。例如特拉華州社會教育中有關公民教育的教學目標有四項:分別是認識政府架構和憲政民主、美國政制背後的原則、公民權責,以及培養參與性公民(participatory citizen)的技能。

在正規課程外,美國學生亦有機會參與很多課外的公民教育活動,以學習政治參與的技能和民主價值。當中較多學生參與的是「初級政治家計劃」(Junior State of America)和「公民計劃」(Project Citizen)這兩個由民間團體組織的公民教育活動。「初級政治家計劃」是一個由中學生自發組織的議政平台,來自各州的學生每年召開數次大會,辯論當前美國重大的社會政治議題,當中亦有模擬國會和嘉賓講座等活動。「公民計劃」是一個中學生公共政策學習活動,參加者要在自己社區發掘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制訂具體政策建議,並在有社區人士參與的聽證會中報告和答辯,學習如何影響公共政策。

英國

英國推行公民教育較美國積極,為了改善青少年政治冷感的情况,前工黨政府自2002年起把公民教育(Citizenship)列為英格蘭地區中學的必修科和小學的選修科,目的是協助青年人裝備知識和技能,使他們可以有效地參與公共生活。這科不要求學生愛國,反而承認身分認同的複雜性,鼓勵學生尊重和批判地探索不同的意見、信念、身分和價值。學生在這科學習公民權責、司法和議會民主制度、大眾傳媒、英國社會變遷和對外關係等知識,並思考不同的社會和道德問題。這科亦鼓勵學生跳出課堂,積極參與校園和社會事務,挑戰不公義。例如有小學在教授兒童權利時,與地區議會合作,成立一個學生和政府共同參與的遊樂場設施改善工作小組,使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地區事務。

澳洲

一直以來,公民教育並不是澳洲的教育重點,直至1994年澳洲政府的「公民專家小組」(Civic Expert Group)報告出爐後,才開始重視公民教育,但與美國一樣,報告並不建議把公民教育列為必修科,只建議把公民教育融入中小學歷史、社會教育和經濟等科目裏。為了進一步加強公民教育,澳洲政府在1997年開始實行「探索民主計劃」(Discovering Democracy),撥款為中小學製作一套公民教育課程和教材,目的是讓學生認識澳洲的政治社會情况和民主制度,培養有效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技能和價值。除了一般的公民教育課題例如公民權責外,這套課程亦有一些國民教育課題,例如國旗國歌的意義,但課程並沒有要求學生認同它們,反而鼓勵他們討論和評價它們的好壞。一些具爭議性的議題例如澳洲是否應由君主立憲制改變成共和國等,也有納入課程之內供師生討論。

德國

德國與美國一樣,都是聯邦制國家,各邦實行公民教育的政策不盡相同,但普遍是融入在地理、歷史、社會教育和政治學等科目裏。例如黑森邦的初中社會教育科有一單元為「民主與政治參與」,學生要認識社區問題、政治參與的機會,以及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等議題。在巴符邦的高中社會教育科亦有一單元名為「德意志聯邦的政治制度、過程與發展」,內容包括聯邦制、政治參與、民主、和權力制衡等概念。其實在課程外,公民教育亦在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中實踐。根據1973年「學生與學校關係」的部長決議,學校教育一定要在民主自由和包容尊重的精神下進行,學生的權利一定要受到保護。現時很多邦的中學都有學生代表參與校務委員會(school council),參與討論和決策校政。首都柏林更試行把三分之一的校務委員會委員由學生擔任。

以上對四個主要歐美民主國家的課程簡介並不是很詳細和全面,但有一點卻非常清楚,就是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愛國情感的國民教育並不是重點,反之,這些課程並不鼓勵學生盲目認同國家,而是批判思考國家的對錯,教授學生公民權責和民主價值的公民教育才是主流。這種教育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重要的政治概念和培養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態度和技能。除以上四國外,我們亦簡略地翻查過其他歐美民主國家例如西班牙、愛爾蘭、丹麥、芬蘭和希臘的相關課程,發現內容也大同小異。故此,推行國民教育是國際慣例這個說法起碼在歐美民主社會是不成立的。

延伸閱讀:
Torney-Purta, J., J. Schwille, and J. Amadeo, eds. 1999. Civic education across countries: Twenty-four national case studies from the IEA Civic Education Project. Amsterdam: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Eurydice. 2005. Citizenship education at school in Europe. Brussels: Eurydice.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
社會科學系博士研究生

原文: 明報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尋找他鄉的國民教育】



【尋找他鄉的國民教育】
**名稱相似就是一樣的課嗎? 實際是都沒有這樣綑縛式說「愛」的「國民教育」! **

在「國民教育」設科的爭議上, 不論甚麼場合的辯論最常出現的便是以下一句:『「國民教育」不可不推, 因為在大多的先進國家都在推自己的國民教育?』所以說反對推行者, 便在這說法下被打成大逆不道、 逆普世潮流而行之士了。

但上述一說, 有幾真???
其實早前已有不少網上文字, 加上陳惜姿近日的文章一一陳述, 相信看過的都心中有數。就算是「教局的官方課程指引」當中引述其他國家有相關學科的, 都是「公民教育」、「社會」、「道德」課而已。為了讓大家更易消化, 小編和朋友再為搜索的資料, 化為下圖。希望大家可以廣傳, 打破這「個個國家都推國民教育的謊言」!!

<圖中資料不少, 可放大圖閱讀. 下將一些重點列出>
- 強調“家國情懷”用情感說“讚”. 缺乏正反兩面討論. 是香港國教科與別國公民教育的原則性分別

- 上圖是各國小學相關科目,特別根據指引中「國家範疇」的課程集中搜集 (自然國情/ 人文國情/歷史國情/當代國情):
基本上各國課程不綑縛成科, 有「公民教育」或 「社會、道德、健教科」或結合地理/歷史課. 並無對等的國民教育
分別絕不在於名稱, 而在於焦點不在“國”和“總之要愛”的情感教育!
這些不同的公民課是從理性出發教導作為一公民應有的權、責, 並讓學生了解公平、公義和尊重

--
其中一些參考來源:
陳惜姿文章: http://news.mingpao.com/20120804/faa1.htm (有可能逾期後, 只供訂戶登入)
- 蔡子強 文章: http://commentshk.blogspot.hk/2012/08/because-i-have-children.html
(各國參考連結)
- http://www.edu.gov.on.ca/eng/elementary.html
- www.berlin.de/sen/bildung/unterricht/lehrplaene/
- http://www.education.gov.uk/schools/teachingandlearning/curriculum/primary
- http://k6.boardofstudies.nsw.edu.au/go/hsie/background-sheets
- http://www.education.gouv.fr/cid38/presentation-des-programmes-et-des-horaires-a-l-ecole-elementaire.html

*美,加,德,澳 教育課程由州/省政府制定.省份眾多,大部份資料集中從每國選一個主要省份作比對.
(由於相關資料很多, 之後會再陸續整理貼出)

*最後, 感謝朋友幫忙提供資料和協助搜集.、與合作繪圖。當中亦有部份資料參考龐永欣、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委員陳惜姿文章, 及明報8月7日之專題.


原文:Facebook "醒吓啦,香港人!UP for HK"群組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30883280335670&set=a.326897177400947.73867.238970456193620&type=1

駁斥「國民教育」23條‧質疑教育局巧言令色

教協按:日前教育局召集18區家教會聯會代表開會,席間派發一份名為〈「政府強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迷思」及教育局的釋疑〉文件,列出20項所謂「迷思」,加上教育局的〈釋疑〉說明,企圖辯解和開脫社會人士,特別是學生、家長和教師對政府強行推出「國民教育科」的質疑和憂慮。 教協會認為這份文件文過飾非,在此作出「增補」,逐一駁斥教育局釋疑文的歪理、詭辯和謬誤。

第一部份(#1-#11):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相關
第二部份(#12-#16):諮詢和推行
第三部份(#17-#23):評估方法

原文: 教協
http://www.hkptu.org/education/wp-content/uploads/QA23.pdf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陳惜姿﹕世界各國也有國民教育課程——真的嗎?


【明報專訊】近日支持國民教育課程的人士,常搬出一個論據,就是世界各國都有國民教育課程。這說法萬試萬靈,甚具說服力,令反對者即時無言以對──如果那是真的話。
日前,《環球時報》社評提到:「世界很多國家中小學都開設有國民教育課程」,而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下稱《指引》)亦指出,「香港推行國民教育的方向,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相若」,並列舉法國、澳洲及美國為例,略述這些國家推行國民教育的目標與方法。(《指引》第12頁)

《指引》的立論,建基於策略發展委員會在2008年發表的《香港推行國民教育的現况、挑戰與前瞻》(簡稱《前瞻》)。筆者翻查這份《前瞻》,發覺與政府所引述並「借鑑」的外國經驗有分別。《前瞻》指出,「整體上,這些國家側重於公民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公民觀」。然而在最新的《指引》上,卻變為「整體上,這些國家,均重視培養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

「公民教育」與「國家認同」是兩組不同的概念,究竟是各國對公民教育的政策有所調整,還是香港政府單方面改變了解讀方式,挪用別國的公民教育理念和內容,作為建構有利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德國科)的理論依據?

錯把移民政策當公民教育

2008年的《前瞻》引述,澳洲和法國政府均規定有意在該國永久居留的移民,須通過語言能力、歷史、傳統及價值等方面的考試,以融入該國。該文件更提及,法國政府於2007年成立「移民、融和、國民身分認同及共同發展部(Ministry of Immigration, Integrati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Co-development)」,以培養移民對共和國原則的尊重,並加快融入社會。然而,由於該部門有排外主義和種族主義之嫌,故於2010年撤銷。

至此,筆者不能不質疑,何以特區政府向本地中小學生所推行的國民教育,竟是向他國針對移民所實施的政策借鏡?他國的政策分明是回應該國移民的歸化問題,何以卻成為本港「國民教育相關的策略」?政府在制定國民教育的目標與內容時,究竟是以哪種視角和觀點出發?公民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要培育學生品德及公民素質,而非教導非公民或移民怎樣取得「公民地位」。

法、澳、美的公民教育

許多教育界的學者、論者早已強調,「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和「國民教育」(national education)是兩組截然不同的概念,《指引》提到的法國、澳洲和美國等國家,重點推行的並非「國民教育」,而是公民教育。就法國而言,2008年的《前瞻》指法國政府「沒有為國民教育制訂整體策略」,然而筆者發現,法國教育部在1999年完成「公民教育課程大綱」,並於該學年開始實施。法國中學之公民教育教學,旨在培育學生成為擁有完整人格的現代公民,並制訂三個目標:
1)使學生認知人權和公民權,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2)使學生認知個人責任和集體責任;
3)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訓練學生的批判精神。

法國的公民教育對於國家或公民的定義,從90年代可見,已明顯突破了早前民族國家的「國家公民」概念,並擴大至「歐洲公民」甚或是「世界公民」。

澳洲政府在1994年成立「公民科專家小組」作為學校推行公民教育的持旗手,並於1997年推出「探索民主」(Discovering Democracy)計劃,由政府提供課程大綱與資源,讓學生學習到不同價值:1)民主過程與自由;2)政府的責任;3)對法律的謙恭與尊重;4)對他人的寬恕與尊重;5)社會正義;及接納文化的多元性。在四個主題內容中,首先向學生申明「誰在管理?」的概念,讓學生了解澳洲的民主體制中,權力如何產生、如何行使、公民權利和責任及澳洲民主的原則等。

再者,「公民與公共生活」也是主題之一,着重向學生說明作為澳洲人民可怎樣參與社會,讓學生在學校教育和課程中,建立公民素質概念,使學生成為主動、有識見、負責任而能作明智決定的公民和行動者,而非單方面培育學生對國家的情感投入。

美國的公民教育的重點,是令青年公民更有效地參與社區內的公共生活。有別於澳洲,美國的公民教育課程綱要與教學計劃,均由不同的非政府、非牟利的國際性獨立機構研發,為公民教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非官方的獨立機構,不受政府主導,也無政黨背景,從而確保了教材的客觀與中立性。這些公民教育網站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該中心自1981年起為美國國內及國外提供公民教育資訊,並先後設計了CIVITAS: A Framework for Civic Education及公民養成方案(Project Citizen)等公民教育課程,同時亦從事公民教育的論文出版、研究與評量、課程材料、公民教育的課程架構與標準等工作。以公民養成方案為例,課程旨在培育青少年有效而負責地參與政府和公民社會,監督和影響社區公共政策的制訂,而不只是停留在情感投入,及被動地了解現况等層面。

世界級城市的狹隘國民教育

筆者很懷疑,政府在制訂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教學目標和課程指引時,所參考的是怎樣的外國經驗?面對特區政府經常念茲在茲的全球化趨勢,各國政府的公民教育側重點漸漸由原生國族主義的民族自豪或國民身分認同,漸漸走向多元平等,以培育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世界公民為目標,以華人社會如台灣為例,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台北市立教育學院院長在2009年研擬了「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提出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的發展願景,培育「友善關懷、公義盡責的世界公民」,並從「世界公民意識」、「國際文化學習」、「國際交流合作」及「全球議題探究」四個面向推廣。

香港作為世界級城市,公民教育政策竟倒退到狹隘的國民教育框框之內,不積極培育學生尊重多元的胸襟、多角度的批判思考。對孩子、香港、國家以及世界的將來都是不負責任的。
(內容由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成員提供)

■參考資料
1. 張秀雄編(2004)。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台灣台北:師大書苑。
2. 陳麗華、田耐青等著(2011)。打造世界公民的12個方案:全球教育理論與實踐。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訂(2012),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香港: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4. 策略發展委員會國民教育專題小組(2008)。香港推行國民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前瞻。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發展委員會。
5. Discovering Democracy Units:http://www1.curriculum.edu.au/ddunits/units/units.htm
6.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http://new.civiced.org/
7. 法國參議院宣布廢除移民、融和、國民身分認同及共同發展部原文:
http://www.senat.fr/rap/a11-112-11/a11-112-111.html
作者是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起人

原文:明報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教育局涉嫌私批國民教育中心 申訴專員作全面調查

教協會於今天收到申訴專員公署的來信,表示會就本會於上月17日投訴教育局行政失當的個案作全面調查,並於三至六個月內結案。本會歡迎申訴專員的決定,認為這樣有助釐清教育局是否有私批公帑以成立「洗腦教育中心」之嫌,並確保政府日後能夠奉行公平、公正、公開的投標原則。本會於當日的投訴如下:

教育局承認,在沒有作公開招標的情況下,於2004將國民教育中心的營辦權交予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其後每年都獲政府撥款數百萬元營運。本會認為,此舉剝削了其他團體或機構(包括本會),申請營辦這類教學用途中心的權利。

有關該中心其後在續約時,政府仍然未有就此作公開招標,至於續約細則亦沒有向外公布,這無疑窒礙其他團體或機構(包括本會)申請。

該中心自獲得營辦權後,亦同時獲政府撥出一所棄置校舍,以年租一元作營運,為期三年,然而批出棄置校舍的過程黑箱作業,準則或過程都沒有公開交代,這對於其他有意申請空置校舍的機構或團體(包括本會)亦不公平。

教育局於2007年批出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的時候,雖作公開招標,但翻查憲報,當年政府未有按一般程序,在招標前,在憲報刊出公告,有違反常規之嫌。在續約時,更未有作公開招標,而是與該團體私下續約。

另外,整個項目由公開招標以至截標日期,大約只有半個月時間,時間過於短促。如非事前已有準備,根本趕不及申請。這對於有意申請的團體或機構(包括本會)並不公平。這亦令人懷疑當局早已內定了相關機構營運。

申訴專員公署就本會投訴教育局行政失當的覆函

原文: 教協 新聞稿 2012年8月2日
http://www.hkptu.org/education/?p=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