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世界國民教育經驗--國民教育的起源


國民教育在外國一般稱為公民教育,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謝均才表示「國民教育」一詞有歧義。「國民教育」在外國泛指「為國民提供的義務教育」,例如普及教育,強迫教育,免費教育等; 在香港和新加坡,則代表「國民身份教育」。大部分地方採用「公民教育」一詞多於「國民教育」,公民教育一般包含國民身份教育。

公民的概念源自古希臘,當時公民屬可參與政治的特權階級。於柏拉圖的理想國裡,不同層次的公民,應接受不同的公民教育,培養出各種品質。例如統治者要訓練智慧,軍人要學習勇敢,而商人和農夫則要學懂節制。古希臘的公民教育以城邦為本,希望教導公民愛國之餘,還要各施其職,安份守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興起,各國爭雄稱霸,公民教育除了包括道德訓練,還變得更著重民族主義及愛國精神,旨在培養公民的國家意識。

二次大戰之後,部分國家意識到如此狹隘的公民教育會來很多矛盾。因此,公民教育開始淡化愛國精神,不再只談權利和義務,反而更重視普世價值,例如 平等,自由,正義,旨在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

一個好公民,會懂得尊重族裔文化,不但了解國家運作,更會擁抱普世價值,下星期,香港國民教育為期三年的開展期正式開始,我們培養出來的公民又會具備甚麼素質?

收聽按此

原文:香港電台 公共事務專頁
http://app3.rthk.hk/special/pau/feature_detail.php?aid=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