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蘇淑蓮﹕你最欣賞的國家領導人 ——香港小學教科書之「政治灌輸」教育

【明報專訊】「政治灌輸」教育已發生了。
自反洗腦國民教育運動開展以來,小五家長Amy和Monica跟我持續交流看法和感受。她們真的很憂心,小五學業表現,要向教育局呈分,評核結果與升中派位直接掛鈎。老師和家長怎能高唱求學不是求分數,但富爭議性的「國民」教育,原來起碼在2008年版的教科書,從小一至小六各級,已滲透各個科目,已定時教授和評核。「國民」教育要評分?我請教國內朋友,他們說:政治課是要上的,但不會打分!人人要上課,但不會認真。

誰守護孩子?
香港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小學老師應該是最先發現問題的,但過去數年,不見得有老師發現和提出這個「問題」?!香港家長,是世界上工時最長的苦命族群,傳統以來,信任學校,沒人會留意小學課本的細節。今年初夏以來,平日埋頭苦幹,無閒也無意識參與社會抗爭的家長,被「學民思潮」的少年人喚醒,突然清明起來,細閱教育局文件和流行最廣的教材套工作紙,認識愈多,憤怒愈大。高度珍惜思想自由的香港人,絕不容許孩子被洗腦,堅持孩子有權表達自己的意見,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9月起,我們和家長朋友一起工作,好像一個小型民間研究團隊,持續閱讀檢查有問題的教材套。這兩個多月以來,我們從所蒐集的資料,發現了:
1. 本地普遍被採用的小學教材套,尤其是語文科、常識科和普通話課本,真的有不少「政治灌輸教育」的內容。
2.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本地小學老師的教學,離不開教科書的框架,孩子做的家課及工作紙、聽的錄音帶視像教材,也是出版商一條龍的製作產品。上課時,孩子聽着老師口述提問教科書的內容(而有問題的材料是那麼多!),做堂課家課時,又是重溫已編定的學習目的。傷害最深的是小五學生,學校要上呈學業成績作中學派位之用。香港華人家長不會像西方家長的作風(一經發現離譜不合理的作業,即時撕破,並跟校方說:以後不能要求孩子做家長不認同的家課作業!),家長朋友說:我們不會這樣做!我們要顧及尊重老師的感受,但孩子呢?如何守護?
3. 事情發展到此,已不是個別學校和家長可以解決的問題,教育局應該正視問題,不能讓個別學校和家長自行處理,不能只喊「為了孩子的好,為了孩子的美好將來」這類口號。
洗腦,真的這麼容易嗎?
我們也聽到一些意見:「有人製造恐慌!有人有政治目的!不要中計。洗腦真的那麼容易嗎?我就是愛國學校畢業的,今天的腦袋不是好好嗎?或說:我長年累月提醒孩子不要打機,孩子都沒有被我洗腦,還是繼續沉迷打機!洗腦?談何容易?」對於這些言論,我們的

回應是:
1. 家長的恐慌是真實的。一直以來,關於入什麼學校、讀什麼書、參與什麼課外活動,如何不做「怪獸家長」,都要尋找「專家能人」指導,家長早就被disable。尤其是牽涉到政治,香港的家長更覺無能,也面對更大的恐懼。因此,特別要感謝「學民思潮」的同學,他們鍥而不捨的努力,叫家長學習直面自己的恐慌。要守護孩子,要孩子能真正進入教育的真善美,我們再不能逃避政治。個人的「成功」經驗,絕不能成為在小學進行政治灌輸的合理化和常規化的理由。
2. 老爸老媽每天的叫喊和囉嗦:不要打機!大風呀,穿外套啦!還不練琴……跟「政治灌輸」教育是同一性質的事情嗎?可以相提並論嗎?洗腦是國家機器總動員的行為,從表層的宣示,到建構深潛的社會網絡(教育乃其一)的利害關係,正是歷史和現實上,獨裁政治帶來災難的殷鑑。

不需動腦的工作紙
以下,我們會讓大家認識一份真實的小五教材,了解作業內容後,請大家評評理,這樣的教材,是否值得香港孩子「認真」學習,為了派位,為了應付考試,背誦╱抄寫標準答案(老師是會提供充分的答案模式,好助學生拿到分數)。是否過關呈分最重要?洗不洗腦,小事?動不動腦,無關宏旨?
教材出處:《今日常識新領域》,教育出版社,教師用書,五年級第5冊。主題:認識祖國,單元二:歷史長河。單元有5個學習目的,其一是「建立對國家的歸屬感及責任感」。相關的工作紙是:蒐集一位「你最欣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的資料,貼在空格內,並把這位領導人的重要政績填在空欄上。
家長認為超乎孩子理解和評價能力的工作紙,老師是如何教導小五學生回答的?原來很簡單——老師在白╱黑板上,寫上答案,如「鄧小平」,他的政績是「推行開放改革政策,帶來國家昌盛繁榮」,或「毛主席」,他的政績是「開國解放人民」,孩子動手抄寫,照字搬字,get the job done。結果?全班同學都答對了,老師打個高分!家長還需要憂慮嗎?

作者蘇淑蓮是香港教育學院高級專任導師
資料提供:家長義工——Amy、Monica

原文: 明報
http://hk.news.yahoo.com/%E8%98%87%E6%B7%91%E8%93%AE-%E4%BD%A0%E6%9C%80%E6%AC%A3%E8%B3%9E%E7%9A%84%E5%9C%8B%E5%AE%B6%E9%A0%98%E5%B0%8E%E4%BA%BA-%E9%A6%99%E6%B8%AF%E5%B0%8F%E5%AD%B8%E6%95%99%E7%A7%91%E6%9B%B8%E4%B9%8B-%E6%94%BF%E6%B2%BB%E7%81%8C%E8%BC%B8-%E6%95%99%E8%82%B2-220409648.html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從黑奴歷史看國民身份認同

上文提及,非洲的黑奴歷史雖然已年代久遠,但仍然對現今非洲各國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可能有人會質疑,在政治世界裏一個星期都嫌長,數百年前發生的事更沒有可能對現在有任何影響。這個質疑並不是沒有理據,但哈佛大學的Nunn 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從很多不同的角度證明數百年前的黑奴歷史對現在非洲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他在一篇研究指出,在世界很多地方,地勢平坦和靠近海岸或河流都是一些利好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最早的文明古國都是先在當地主要河流附近地域開始發展的。

有趣的是,這個定律在非洲大部分地區都不成立,很多非洲近海和地勢平坦的地方,其經濟反而落後於其他地方。

Nunn 的解釋是,在非洲被黑奴商販開發之前,沿海地勢平坦的地區是人口密度比較高的繁華之地,但亦因為這樣,那些地方亦是搜捕黑奴的集中地,導致現今的經濟發展滯後於其他地方。

對政府欠信任礙施政

至於為何數百年前的歷史事件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他在另一篇研究便指出,黑奴部分的來源是部族間戰爭的戰俘,但有一部分是來自同族人的偷呃拐騙,後者令很多非洲的部族內經常人心惶惶,甚至族人間互相猜疑。

Nunn 認為,這種猜疑的文化像很多其他的文化一樣,以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世代相傳。結果他利用一個涵蓋接近20 個非洲國家的問卷調查發現,住在那些曾被大量搜捕黑奴地區和部落裏的人,他們對很多人(包括同族人和異族人)和事(包括政府和司法制度)的信任程度,都比其他地方的人為低。

相信有留意特區政府新聞的各位讀者都會同意,無論是對人、對政府,還是對司法制度的信任,都會對一個政府的施政及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受黑奴歷史影響的文化當然不止一樣。筆者從一位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同學的一份研究便發現,因為美國當時的農業需要大量勞力,因此從非洲輸入大量男性勞工,直接令非洲(尤其是最接近美洲的西非)男女比例失衡,長期女多男少,令當地一夫多妻制十分盛行,這種文化亦世代相傳至今。

以上所見,縱然久遠,但歷史仍然可以在多方面影響現今社會的發展。這對我們香港人有什麼啟示?

中港文化差異引發

最直接的是,多讀歷史,尤其是中國歷史,絕對有助我們理解現在的社會。從這個角度看,一個沒有洗腦成分的國民教育是有其價值的。最少,我們可以嘗試從歷史的角度理解為何很多香港人都不以身為中國人自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談判引發香港人的移民潮,到回歸後自由行令中港關係日益緊張,香港人都似乎十分抗拒中國人的身份,最近香港大學所作的一份民意調查更顯示,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已跌到近12年的新低。

從網上的言論來看,很多香港人對國人身份的最大抗拒是基於文化上的差異,尤其是誠信和對人的尊重。在很多香港人眼中,內地很多東西都可以是假的,假酒、毒奶粉或坑渠油等,你能想像得到,甚至是想像不到的都可以是假的。買了一個假的Louis Vuitton 最多有一種受騙的感覺,但小朋友吃了毒奶粉卻可能影響終生健康。

這些文化上的差異,有部分是由於法制的不健全,但又有沒有一部分是起源於中國近代的鬥爭歷史如文化大革命?

References ︰ Dalton, J., and T.

Leung. (2012) ︰ 「Why is Polygyny More Prevalent in Western Africa? An African Slave Trade Perspectives,」working paper.

Nunn, N., and P. Giuliano. (2012)︰ 「Ruggedness︰ The Blessing of Bad Geography in Africa,」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4(1), pp.20-36.

Nunn, N., and L. Wantchekon.

(2011)︰「The Slave Trade and the Origins of Mistrust in Afric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1(7), pp.3221-3252.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梁天卓

原文: 信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3570&cat_id=7&title_id=560695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國民教育促進會成立六周年 姜玉堆籲中史列必修科

回應特區政府推行的國民教育一波三折, 「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呼籲將中國歷史列為必修科,全面在中小學實施,並成立「中國歷史教科書編輯委員會」由淺入深編訂各級教材。該會主席姜玉堆又建議將國民教育列為教育基建項目,要求政府專款投放。本報記者戴正言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中聯辦青年部部長韓淑霞等,昨天出席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成立六周年暨第三屆理事就職禮。姜玉堆在慶祝儀式上致詞,直言對現時香港政治狀況表示擔憂,尤其政府推行國民教育一波三折。他要求特區政府將國民教育列為施政報告主要內容,改變「主權回歸,人心尚未回歸」的現狀。

促國教列施政報告

特區政府原訂今年九月由小一起在全港學校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竟然引來反國民教育大聯盟阻撓,暑假起更遭受「學民思潮」的狙擊和家長關注組等反對,甚至發起佔領政府總部行動,當局最後被迫宣布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又容許校本自決推行與否,變相令國民教育陷入自生自滅境地。

更令人憂慮的是,近期竟有不少青年遊行活動中高舉港英政府旗幟,甚至有人在網上發起「我不是中國人」的群組,高叫(英國迫令清廷割讓香港的)南京條約「萬歲」。

要求央視落地轉播

對此局面,姜玉堆強調: 「國民教育是時代的需要,不是再討論推不推行的問題,而是應該討論怎樣推行的問題。」他代表國民教育促進會宣讀四點建議,除要求將中國歷史列入中小學生的必修科,還包括將國民教育列為教育基建項目,由政府提供專款等。

姜玉堆續稱,該會提議讓全港永久居民,可以在就讀初中至大學期間,向政府申請每人不少於3500 港幣資助,以參加團體和學校主辦的內地考察交流等國民教育活動。再者,則是該會多年來不斷提出,但未見特區當局向中央政府提出的建議,就是要求讓中央電視台全面在港落地轉播。

原文: 大公報
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2-11-28/B19/B19.pdf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同根同心」交流團名額三萬

(星島日報報道)國民教育風波爆發後,本學年政府資助初中及高小學生的「同根同心」內地交流計畫細節備受關注。本報昨率先披露該計畫本學年的六個交流行程,數目較往年減少逾一半。教育局亦於昨日上載有關通告,其中四條路線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承辦,學生可前往廣州、肇慶、開平等。當局回覆指,全年提供約三萬個師生的交流名額。

  教育局昨向全港中小學發出通告,公布本學年「同根同心」內地交流計畫的詳情。教育局表示,每團的師生人數由八十八至二百二十人不等,全年提供約三萬個師生交流名額,當局將資助每名師生七成團費,資助額由約五百至七百八十四元不等。

通告指,本學年計畫提供六條前往廣州、惠州、連南瑤族自治縣、肇慶、開平,以及佛山和新會的交流路線,比去年的十四條路線少逾一半,當中四條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承辦,餘下兩條則由港京管理人才交流中心承辦;當局於通告中強調,學生須自願參加交流團,學校亦須按一比十的師生比例,安排隨團導師。

  交流團為期兩至三日,將到訪廣州中山紀念堂、大鵬古城、支持五四運動的梁啟超故居等歷史建築,鼓勵學生認識國家的保育政策及近代歷史;學生亦會探訪鄉村小學及農村,體驗除草及翻土等簡單農務,認識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原文: 星島日報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127go08.html

程尚達: 學界宜思考國教新方向

國民教育爭議平息後,經過一輪檢討,教育局最近在國民教育始有新一輪新政,繼決定以一元特惠租金續租大埔的國民教育中心一年,讓中心自資繼續營運後,昨日公布本學年的「同根同心」內地短期交流計畫,行程由去年十四個減至六個,務求在爭議後讓國民教育「軟著陸」。

內地交流團大減

程尚達比較過上學年與本學年的「同根同心」行程安排,被刪去的行程以介紹當代中國發展為主,包括以改革開放、規劃、經濟、水利為題的交流團,目的地包括深圳市工業展覽館、光明農場、東莞市政廣場、東深供水工程及珠三角地區企業等。較可惜的是,連參觀孫中山故居、虎門銷煙遺址等歷史之旅,與「政治洗腦」沾不上邊,卻在新學年的行程安排被撤換。

教育工作者聯會承辦其中四個交流行程,副主席鄧飛同程尚達傾開,他坦言,當局規限行程細節,例如「學習材料」須統稱為「行程」,活動計畫亦不能使用「祖國」字眼,認為做法是過於憂慮的「去政治化」。不過仔細一看,上學年行程標題均是「當代國情」、「歷史國情」、「人文國情」等,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教學範疇匹配,本學年有關字眼均被刪去,可見在當局正式擱置國教科課程指引後,更顯得當局有意把「同根同心」交流活動與國教科切割,難怪有校長友好形容是「去國教科化」。

兩地理解存差異

程尚達同校長友好傾開,他認為學校應鼓勵學生到內地實地考察,「在國教爭議落幕後,學校及家長都多了一份警惕,無論以往有否『洗腦』等政治灌輸,現在均強調學生有客觀分析及觀察,而非盲從附和,這樣更需要學校多把關。」友好近日在內地大學網站,看到一則招募大學生擔任接待「同根同心」交流活動實習生的簡章,條件列明共產黨員或預備黨員優先,更節錄了上屆實習生的感言錄,有內地大學生形容「同根同心」是「傳播愛國主義教育的組織」,故實習生擔當了「愛國思想播種者」角色,有學生更坦言本港師生對兩岸關係有錯誤理解,故須向他們「傳授知識,改變觀念」。

友好坦言,這份簡章正反映中港兩地對國民教育有不同理解,如何帶領學生認識兩地價值觀的異同,正就是國民教育何去何從的新方向。程尚達認為,「同根同心」只是起點,國民教育活動在爭議後再度出發,如何把國情持平如實的呈現給學生,正是教育界必須思考的議題。

電郵:ed.critics@singtao.com

原文: 星島日報
http://www.facebook.com/parentsconcerngroup/posts/426885887365619

左派交流團獲教局泵水千四萬

■教聯會出版《中國模式》教學手冊引發國教風暴。資料圖片

【全民監察遍地開花】
【本報訊】出版《中國模式》教學手冊的左派教聯會,繼獲教育局以一元租用大埔校舍,繼續營運大埔國民教育中心後,再獲教育局「泵水」。教育局昨日公佈,教聯會投得四個學生到廣東交流團承辦資格,料獲分配二萬名參加師生,將獲教育局約1,400萬元公帑「養肥」,比上學年多出65%,連同師生需自付的三成團費,總收入將有2,000萬元。
由教聯會承辦
教育局昨向學校發出通告,公佈本學年「同根同心」高小和初中學生內地交流計劃資料。共有六個兩至三日行程,較上學年少八個,前往廣州、惠州、連南、肇慶、開平和佛山,每團收費718元至1,120元不等。參加師生可獲教育局資助七成團費,只需自付餘下三成費用。

當局上學年後期就有關行程進行招標,結果由教聯會及另一左派機構港京管理人才交流中心有中標。教聯會獲得惠州、連南、開平和佛山四個團,港京中心則得廣州和肇慶團。局方發言人表示,每團有三至五個機構入標,低價者得。

教聯會上學年獲批九個行程,每個參加人數為1,375人或1,661人,師生自費三成團費,介乎220元至339元,推算團費收入363萬元,另教育局資助847萬元。本學年名額為30,000個,局方未有列明每團參加人數,若以每團平均5,000人參加,教聯會四團將可獲2,000萬元團費收入,當中1,400萬元是公帑資助,比去年增加65%。港京中心則承辦兩個行程,料獲538萬公帑資助。

早前發生國民教育科風波,衝擊政府管治威信,局方昨發出的通告避用國民或國情字眼,並指出「學校可鼓勵以往未曾參與相類內地交流計劃的學生參加,惟學生參加與否必須屬自願性質」。

對於教育局變相以公帑「養肥」教聯會,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教育局應交代中標原因和入標機構資料。他指出過去一些標書的條件狹隘,只有個別機構符合條件,以致政治中性的非牟利機構無法中標。

原文: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27/18081705

國教科影響選校 家長轉投IB課程私小

【明報專訊】經歷國教風波後,學校是否推行、如何推行國民教育,成為家長為子女選報小學的考慮因素。有家長前往九龍塘名校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查閱自行派位結果後表示,長遠打算安排女兒中一赴加拿大升學,本港推國民教育是原因之一;另有家長稱國民教育令本港教育制度動盪,直言打算安排女兒入讀推國際文憑課程(IB)的直資或私校。
國教風波 家長對本地校失信心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昨晨9時於校內公布自行派位結果,十多名家長早於8時多在校門外輪候。今年該校撥出75個自行分配學額,按教育局規定,世襲學額佔約45個,其餘按計分制度收生,而家長在自行階段只可選報1間學校;由於今年競爭激烈,令不少家長失望而回。

家長王太表示,女兒無緣入讀該校但未感失望,因早前已預先為女兒報讀兩間提供IB課程的私小,並已獲取錄。

她直言抗拒國民教育科,並指國教風波令她對本地學校失去信心,「因為政府無清楚講過撤銷國教,學生仍有被洗腦的隱憂」。加上女兒已經入籍加拿大,故長遠希望在6年後送她往加國升讀中學,故小學為她報讀IB課程方便銜接。

育有兩名女兒的家長黃太,其一對女兒亦無緣入讀該校,直言對結果感失望,因月花逾7000元供兩名女兒參加5至6項課外活動,當中包括面試訓練。她續稱,國教風波反映本港教育制度動盪,故已為女兒報讀4至5間直資、私校,當中包括有提供IB課程的學校。

原文:明報
http://news.mingpao.com/20121127/gna3.htm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公民教育VS國民教育

近月國民教育風波鬧得熱哄哄,身為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的李宗德直言,對風波演變成政治事件感到可惜。他認為近年中港矛盾加劇,尤其年輕人視中港融合如猛虎,是源於雙方缺乏溝通信任,故公民教育委員會未來將集中推廣四大核心價值,包括關愛、尊重、負責任及誠信,協助年輕人建立正面人生觀。

李宗德的政治立場被視為親建制派,但他亦覺得國民教育毋須獨立成科, 「不過,有些人硬把它說成洗腦科目,又確實太誇張,我明白近年內地人頻繁來港,佔用本地資源,會挑起港人反感,但也毋須凡事標籤化。即使主人家負荷不到,也不能把全部責任推到客人身上吧?」為化解矛盾,他建議港府在推行政策時,應優先考慮本地人需要,如雙非孕婦零配額、港人港地等。

由李宗德領軍的公民教育委員會,計劃加強推廣一些普世價值,如關愛及尊重等,教導年輕人愛人愛己, 「無論對內地人、老人家或少數族裔,都多一份愛心與包容」。

他坦言,九十年代中期亦曾對回歸存有疑慮,問過自己有無辦法接受留港生活, 「如當年答案是否定,我早移了民」。

公教會近年舉辦的內地交流團,卻常被標籤成「洗腦團」,李宗德大呼冤枉, 「交流團目的是鼓勵年輕人放眼世界、增廣見聞,多與外人溝通,不要經常躲在家中,可以的話我也想安排他們去英、美等地,但因資源有限,內地是路途較近、價錢最便宜的選擇,其實有部分參加者是與家長一齊去,怎可以說我們對年輕人洗腦?」但李宗德承認,時下部分年輕人的觀念有偏差,如求職時只斤斤計較薪酬或職位,故公教會希望培養他們負責任的價值觀, 「起碼讓年輕人明白,將來出到社會工作,最重要是做好分內職責,對得住自己」,公教會同時會宣傳誠信觀念,避免年輕人被物質沖昏頭腦。

原文: 經濟日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3567&cat_id=4&title_id=559857

國教風波後 行程減半至六個 學生內地交流團「大縮水」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特區政府每年均資助高小和初中學生到內地短期交流的「同根同心」計畫,國教風波七月爆發後,政府遲遲未公布最新計畫詳情。據本報獲悉,教育局即將公布今學年的內地交流計畫詳情,但由去年十四個行程,大幅減至只有六個,當中三分二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承辦。

  有學校和教團均認為,學生參加內地交流團,了解中國國情是有必要,但帶團的老師無論在出發前預備或活動後的解說,都要有充足預備,讓學生全面了解中國發展,而非偏頗的認識。

  資助高小和初中學生到內地交流的「同根同心」計畫,一直透過公開招標委託機構承辦交流活動,於每年暑假前公布,方便中、小學在校曆中安排活動;惟七月初爆發國教風波,之後矛頭更指向內地的交流活動疑有洗腦成分,令政府遲遲未公布活動詳情。據悉,教育局最快今日向學校發通告,邀請學校報名參加,一如過往,行程由兩日至四日不等,教育局會資助團費七成,學生一般只須繳付二百至三百多元不等。

  教育局資助團費七成
  今學年共有六個交流行程,考察地點均在廣東省,包括廣州、惠州、肇慶、開平等地,按不同主題,參觀有特色的建築、環保設施、國家自然地貌。六個交流行程中,四個由教聯會承辦,另外兩個由港京管理人才交流中心承辦(見附表)。據了解,中標的兩個機構均符合招標條件並索價最低的投標書。

  一直有投標「同根同心」內地交流計畫的教聯會副主席鄧飛表示,整個招標過程,早在國教風波前已完成,不少學校亦查問新學年的行程,但教育局未有明確透露何時公布。他表示,學校一般會安排聖誕或復活節進行內地交流,但現時要安排聖誕成行根本沒可能,「即使教育局今周公布報名詳情,鑑於酒店和安排行程需時,聖誕期間亦不會成團,估計最快要到明年才會開團。」

  活動棄「回祖國」字眼
  鄧飛透露,當局對交流行程中的細節作出規限,例如過往給予學生的「學習材料」或「小冊子」,日後只能統稱「行程」,活動計畫又不能使用「回祖國」字眼,要寫成「到中國內地」;鄧形容是「去政治化」,認為當局過於憂慮。

  有校長和教團認同學生參加內地交流團,了解中國國情是有必要。身兼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總幹事的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說,學生參加內地交流團,全面了解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對學生成長有好處;但若果在小學或初中階段,去內地參觀革命勝地,灌輸共產黨成立的歷史,他則認為不適宜。

  校長:學生須了解中國國情
  津貼小學議會顧問、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亦同意學校不應因爭議而停止參與內地交流活動。「學校應以校情作出安排,不應因為曾經出現爭議而停止參與,否則便是『自我審查』,若果認為活動是洗腦,便更應該到內地去看看,了解內地的國情和民情。」張又認為,整個交流活動重點在於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包括出發前的學習準備,和活動後老師對學生的解說。

  東區家長聯會副主席趙明相信,學校不會因為國教風波而停止參加這些內地交流活動,但在社會關注國民教育下,家長會留意子女參加這些活動的詳情,認為學生日後參加內地交流活動會更有成效。
  本報教育組

原文:星島日報
http://hk.news.yahoo.com/%E5%9C%8B%E6%95%99%E9%A2%A8%E6%B3%A2%E5%BE%8C-%E8%A1%8C%E7%A8%8B%E6%B8%9B%E5%8D%8A%E8%87%B3%E5%85%AD%E5%80%8B-%E5%AD%B8%E7%94%9F%E5%85%A7%E5%9C%B0%E4%BA%A4%E6%B5%81%E5%9C%98-%E5%A4%A7%E7%B8%AE%E6%B0%B4-223000020.html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練乙錚: 獅龍何需打壓 國教要如是搞

【信報】上周二絀文刊出後,有讀者來郵與筆者商榷「分離意識止於民主」之說。我們談論的分離意識,以及有關的民族自決,指的是長期受壓迫的民族的一種求解放的心態和要求。先前說過,「民族」指的是有共同語言、聚居一地、自成一體而與周邊其他地區在經濟上、心理特徵上都有明顯差異的群體。前文說的「分離意識止於民主」,有此特定意境。

獨立意識和分離主義

先看一個活生生的事例,以便釐清一些概念。前不久,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得勝,過後沒幾天,出現一個「分離運動」;先是南方路州、德州等的一些保守派發電郵到白宮網址要求批准獨立,繼而五十個州都有共和黨泛紅支持者響應,簽名總人數達七十萬,十分熱鬧。不過,這些「分離主義者」,單從「聚居一地」那個要素看,便知構不成一個民族:論地區分布,藍紅相交錯,便是同在一個家庭裏的成員,這次總統大選投票投哪個,也常有分歧。

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個運動,橫看豎看都不像是受壓迫社群的反抗行為,而只不過是有些選民,包括一些如地產大亨Donald Trump的那種人,選輸之後鬧着出點氣的東西;下一回大選,要是他們贏了,莫說要分離,就算打死也保管不會跑(德州比較泛藍的el Paso市隨即也有人發起聯署,說如果德州獨立,el Paso就馬上從德州獨立出去;那就更搞笑)。

再看一個比較嚴肅的例子。美國歷史上南北戰爭時期的分離主義很嚴重,好像也是在民主體制之下出現的呀,那又怎麼看?那時候的美國南方,說不上是一個受北方壓迫、要起來反抗的群體住域;相反,當時南方要分離,是因為該地處統治地位的白種人要擺脫聯邦政府,以維持他們對當地有色人種的奴役。因此,美國南北戰爭的事例,也不符合上面第一段指定的討論意境。

其實,看深入些,在南方,真正有理由要搞分離的,是受壓迫、沒有民主權利的黑人。但是,他們根本沒有組織起來搞分離的條件,於是只能個別往北方跑,可幸從南到北都有善心人沿途為他們提供方便;此所謂的「地下列車」,正正是美國歷史上受壓迫者的一個分離主義實踐。其後,南方的白人政權戰敗,黑人不再當農奴家奴;幾年之後,憲法第十三、十四、十五修正案通過(統稱「內戰與重建修正案」),黑人得到平等政治權利,開始生活在民主體制下面。此後,儘管社會上很多方面的種族歧視遠未消失,分離主義時有出現,但始終不成為黑人社群裏的主流意識。

另一個反例似乎是蘇聯解體、東歐民主化之後,斯洛伐克與捷克的分離。之前,在蘇共傀儡政權統治下,捷共佔據權力主體,斯洛伐克人常受壓迫,早已產生強烈的分離意識,故蘇共一解體,民主根本未有時間發揮作用,分離便成為事實。然而那可說是歷史上最平和、最善意的分離,雙方都認為是一件美事;分離之後,兩個民主化了的國家彼此之間的關係亦十分好。

確切點說,民主能根除民族壓迫引致的獨立行為,但不一定能消弭其他原因引致的分離意識;那好比完善的法治並不能阻止一些憤怒的人行兇,卻能保證不會有人因為得不到社會公平對待,申冤要靠暴力。

發生在聯合王國的蘇格蘭分離主義運動又如何呢?那個運動有三百年歷史。在民主體制下,蘇格蘭逐步取得愈來愈多的自主權。1998年,聯合王國通過《蘇格蘭法》,賦予蘇格蘭組織自己的議會的權力,只要求該議會不違反聯合王國及歐洲議會通過的人權法。聯合王國已經同意,2014年蘇格蘭將進行只在境內居住人士參與的獨立公投。公投將有一至四個選項,獨立或保持現狀或是其中兩個,另一個可能是「DevoMax」(即maximum devolution,權力的最大限度下放,指的是完全自治之餘,蘇格蘭只按比例負擔國防和外交的開支;亦稱聯邦制選項)。

近年的民調顯示,蘇格蘭境內支持徹底獨立的人數已下降至四分一以下,支持DevoMax的,則上升至四成以上,其餘則是「取得更多權力下放而留在聯合王國」或「保持現狀」的支持者。可見,按民主要求給予蘇格蘭人真正高度自治,獨立方案或分離主義的市場就自然萎縮。

北京要香港長治久安,不妨參考上述英國的例子。到那一天,香港政制徹底民主化了,高度自治實現了,大陸政治上也穩步開展改革開放文明化,則再加上大陸經濟發展能提供予港人的物質誘因,有人要在香港搞獨立公投也絕對無妨,更何懼區區幾支獅龍旗?

大陸人和香港人

香港絕大部分人沒有「離中傾向」,卻有不同程度的「拒北意識」,不希望大陸過分影響香港,這包括很多愛國人士、左派當權派等在內。拒北意識較濃的,還可冠以「拒共」、「反赤化」等名稱,亦相當普遍,近年更有增加迹象。然而,在一般拒北人士的心裏,懷善意希望大陸變得愈來愈好的,無疑是大多數。港人在這種看似矛盾、實則相當中庸合理的心態底下,怎樣才可以好好教育下一代,正確對待自己的國民身份和認同呢?

一個先決條件是,中共不在政治及社會意識形態上敵視、歧視大多數港人。那會有反效果。其實,共產黨也許沒留意到,它沒有權利,更沒有道德優勢去採取那種態度。原因從兩方面一看就明。

大陸人和香港人,同是專制政權之下生活的人;過去,分別在於是黃皮膚專制還是白皮膚專制,是全面專制還是局部專制。今天,大陸去掉了經濟專制的大部分,政治還未開放,多種自由還欠奉;香港則只剩下政制方面還是半專制,其他方面大大超前了。就算是按馬列理論看,香港也更接近「資產階級民主」,比大陸快了半步,因而比較先進。如此,大陸沒有資格歧視香港。

大陸人和香港人,同樣受過文化思想方面的奴化,從自身的華夏傳統割裂。大陸是受馬列毛奴化,遭遇文革刀槍棍棒式的文化割裂;香港是受英國殖民奴化,被軟刀子割裂。在大陸,華夏文化幾乎蕩然無存;在香港,傳統荒腔走板但還可苟延殘喘,受影響到底因人而異,有的保存很好還放了異彩。如此,香港人固然不應認為大陸人全都愚昧落後,大陸人、共產黨就更無理由高高在上振振有辭歧視一般香港人的西化奴化。

六十年來,香港人經歷過的,很多很有價值;制度建設方面,吸納、消化了很多西方的好東西,尤其寶貴。因此,「香港人」這個概念,在香港人自己的心目中,儘管朦朦朧朧,基本上是正面的;如果因為認同這個概念而受到來自大陸的敵視與歧視,港人本能反應就是守護,若敵視者變本加厲,態度變成行動,守護就變成反抗。

在這個守護與反抗的過程中,馬列哲學意義上的「自為意識」便從無變有、從弱變強、從朦朧變清晰,斯大林說的少數民族心理特徵便漸漸成形,遇到再進一步打壓的話,質變出分離意識便在所難免!所以,筆者說,要香港人的下一代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國民身份和認同的話,中共必須停止敵視「香港人」這個概念,學會和和氣氣接受原汁原味、有點西化奴化的香港人。

至於香港人,在考慮自身認同之時,要有一種健康的自視和自信,不可在強權政治之下自我矮化。一個集體自卑的群體裏的人,不可能成為進取的、優質的國民。

國民教育——序言

因此,適合香港的國民教育,出發點不宜是一個容易引起意識衝突的概念如「政權中國」,因為這個政權中國一向歧視、敵視「香港人」。理想的開局,應該是在「序言」裏開宗明義提出「一個華夏屋頂之下三個不同但平等的文化實體」的觀念,講香港在華夏時空裏的特殊位置。如此強調有明顯區別的文化實體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強調包容、平等和彼此值得尊重之處,國民教育就有一個鞏固的、統一的基礎。

第一課、第二課——然後,國民教育第一課就應該講香港人的優點,講如何當好香港人、本分人;第二課就應該講香港人要以自身長處貢獻祖國,憑本身特點回饋華夏文明,過去如此,今後亦然。第一課是根本,因為香港人不意識到自身優點的話,第二課就無從講起。香港的邊際貢獻,主要在「質」,而其他大陸省市的邊際貢獻,主要還在「量」。與大陸各省市比,香港的「質」非常獨特,京官看不慣,覺得刺眼,再戴上特定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偏見就會加深(港人對大陸也有偏見,但成因不同)。

這兩課國民教育,不僅適合港人,京官特別是派港京官也應學習,才不會輕率地認為「中國」多你們幾個不多、少你們幾個不少,不給你水喝,你就馬上完蛋。那些都是典型「政權中國」的話語,目的是矮化港人,是主子對奴才說話的口吻,唯一效果是增加分離意識。

適合香港的國民教育,還有第三課、第四課。

第三課——第三課是反殖。後殖民時代,港人如何反殖?什麼才是今天最需要的反殖實踐?論禍害,殖民主義罄竹難書:主權侵犯、人權踐踏、文化壓抑、種族歧視、經濟剝削、社群對立、認同扭曲,都有;殖民者能夠如此作惡,很重要是建立了一套壓迫性的、與民主原則對立的殖民主義法權。不同的時期,上述幾方面的禍害深淺有異;有些隨着時間減弱,有些因為回歸而消失,有些卻保留下來了。現階段反殖,如果只是停留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奴化」指摘上面,那麼,除了延續、加深社群對立之外,沒有真正好處。今天,港人反殖的主要內容應該是剔除遺留下來的、當下統治階級自覺或不自覺沿用的各種反民主的殖民主義法權。

特區政制裏的專制成分,如立法機構無實質提案權(即所謂的「行政主導」)、功能組別小圈子選舉,等等,都是殖民主義法權得到保留的例子。其他如近日引人關注的《廣播條例》,其對大氣電波的壟斷,就更是殖民專制老傳統。民主開放的地方如台灣、澳紐、歐洲、北美,電台電視台多得不可勝數,內容百花齊放,受眾各適其適,規管只限於反壟斷和一些文明守則。香港則還是殖民時代的老樣子,廣播審批權牢牢握在一個反民主政府手裏。

筆者2008年寫過五篇文章,從政治、文化、技術等層面分析批判特區政府的廣播壟斷,當局卻以「香港山多地少、頻道太多彼此干擾」回應,當時已經完全站不住腳;到了數碼廣播技術成熟的今天,廣播頻譜容量幾乎無限,當局又有諸多其他藉口推搪,就是不開放給大眾。支撐這個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管治手段,就是《廣播條例》裏的一些專制法權【註】。國民教育的反殖課,除了要教導學生歷史反殖,更要提醒他們現實反殖,指出哪些是繼續存在的殖民主義法權,讓他們能夠鑑別,從而知到努力方向所在。

第四課——第四課包羅萬丈,講的大概就是「國教課程指引」裏的各種具體知識和價值觀念,不過還要補上「指引」的不足。月前筆者撰文討論「指引」兩大漏洞,其一是不反殖,其二是完全不提中華民國。民國百年,功過都非常突出,近年更發展出華夏文化時空中最完整的民主與自由。中華民國這方面的實踐,與香港的法治和廉政,都是華夏文明中的瑰寶;如非政治偏見,怎可隻字不提?

今天,國人分隔兩岸三地,客觀關係,以彼此防範、排拒乃至敵視為主,融合的因素太少;大陸那方還要以吃掉對方為目的,直接助長分離意識和獨立主張。筆者提的國民教育,對症下藥,目的是達致華夏文化屋頂之下不同社會之間的最廣泛融和。不過,有一點要強調,筆者由始至終不贊成國教不倫不類獨立成科。上述一「序」四「課」,都不指具體學習單元,而指要貫徹到學校裏正常的歷史科、地理科、公民科、語文科裏的不同層次的學習主題。唯有這樣的國民教育,建構出來的認同,才是有機的認同;這樣認識到的中國,才是可愛的中國。

註:筆者五篇論廣播問題的《信報》文章,收錄在2008年天窗出版社出版的《練乙錚文集.香港》的「政策」部分,分別是〈永不消逝的電波〉(2008.1.11);〈政治自由的地方多電台〉(2008.1.12);〈政府應參考加國電台審批程序〉(2008.1.15);〈電台發牌制度三大政治問題〉(2008.1.25);〈如此亞洲國際都會?〉(2008.1.24)。或者《信報》網編可把文章的電子檔找出來放在筆者的博客裏,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原文: 信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3564&cat_id=6&title_id=559056

吳志森×通識﹕反國教科烽火燎原的關鍵

【明報專訊】隨著政府宣布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取消三年開展期,市民從政府總部公民廣場撤走以後,反對國民教育科運動,表面上偃旗息鼓,告一段落,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反對國教科運動的戰場,從政府總部走回學校,從街頭回到課室,從聲嘶力竭的口號,變成細水長流的監察。

學民思潮的中學生,一年多前發起反對國民教育科運動,立法會議員和民間團體起初沒有多大理會,社會反應非常冷淡。年輕學子沒有氣餒,鍥而不捨繼續推動,透過社交網站推出各式各樣的文宣,約見和狙擊政府官員,要求公開對話,在港九新界設立街站,向市民講解洗腦式國民教育的禍害。年輕人的努力,開始受到主流媒體關注,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不少港人。家長成立關注組,社運團體也加入行列,一場波瀾壯闊的反國教科運動,以燎原之勢,在全香港展開。

12萬人抗爭 政府讓步擱指引

9萬多名市民遊行,4萬多人集會,官員仍然麻木不仁,嫌人數不夠多,聲音不夠響亮,以為沒走出來的沉默大多數仍支持官方立場。政府態度強硬,對民間聲音充耳不聞。直至學民思潮的年輕人宣布佔領政府總部並絕食,學者、教師、大學生相繼加入,1970年代的學運社運前輩亦用這種激烈而又溫柔的方式,向政府提出最嚴厲的抗議。

整個社會沸騰了,參與的市民愈來愈多,公民廣場的集會,由當初的七八千,到後來的六七萬,最高峰時大會稱有12萬人。這個時候,梁振英政府才感到來自群眾的強大政治壓力,一再讓步,最後宣布取消開展期,擱置指引,課程內容和形式由校本自主。政府沒有撤回整個國民教育科,不少洗腦教育的元素也早已滲入各中小學課本中,反對國民教育科運動雖未竟全功,但政府作出實質讓步,不能否認,運動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

不少人會問,反國教科運動為何突然成為一場席捲全港的全民運動,當中的關鍵是什麼?細心觀察參與者的背景,例如家長關注組成員,有不少中產專業人士,他們平日也會留意時事、關心社會,但可能因為工作太忙,對政治缺乏興趣,又或甚為「惜身」,認為遊行集會都是激烈行為,對社會事件大都採觀望態度,未必會挺身而出。

「洗腦」教育觸港家長底線

但他們都有共通點,特別關心子女,對他們接受什麼教育、影響他們成長的一切都非常緊張。洗腦式國教科觸及他們的底線——思想自由的底線。港人對任何觸及自由的政策和法律都特別敏感,2003年「七一」50萬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也是因為自由的底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主旨,開宗明義是培養學生對國民身分的認同,但這種認同,不是經過理性辯論、批判思考,例如看見國旗升起要激動,聽見國歌響起要流淚,這種國民身分認同,建立在盲目感情的基礎上,是典型的洗腦教育,不但違反文明的標準,而且會為整個民族,甚至對全世界帶來無窮禍害。不少有識之士早已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軍國主義的日本,今天的朝鮮,都是用洗腦的方式培養國民對國家、對領袖無條件認同和擁護。歷史已經證明,這種盲目認同的後果相當可怕。

家長學生必須提高警覺

街頭式反國教科運動雖已告一段落,但更艱辛的工作還在後頭。經過整整五六年的推行,不少洗腦教材早已滲入各科,特別是小學課本。小學音樂科訓示學生唱國歌的態度,唱後又特別詢問學生的感受。語文科又用國歌造句,問唱國歌會令人「興奮」還是「振奮」等等,這種洗腦教材,可以說已到無孔不入的程度。還有就是以遊學為名,到內地旅遊參觀的洗腦課外活動,由政府撥款贊助,價廉物美,家長和學生對這些洗腦遊學團必須提高警覺。

反洗腦國民教育運動已進入新階段,艱辛而漫長,最重要是學生、家長和教師要求的,不是盲目認同的洗腦式國民教育,而是批判思維獨立思考的公民教育。

文﹕時事評論員 吳志森
顧問教師﹕保良局李城璧中學 張銳輝

原文: 明報
http://life.mingpao.com/cfm/learn3b.cfm?File=20121122/lnall/gfq1_er.txt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吳克儉早前接受港台訪問) 關心教學團隊

關懷教育團隊,關注教育政策,關顧教育生態,一期一會教學有心人早前,就開展國民教育科而引起公眾反對聲音不絕,教育局長吳克儉汲取經驗後,日後制訂政策時會採取什麼態度呢?適齡學生人口大減,學校面臨縮班殺校危機,教學團隊人心惶惶,吳局長又會採取什麼方法與態度應對呢?

鍾:何謂稱職的教育局長呢?

吳:作為問責局長,要專業地堅持推展教育目標;政府作為資源提供者,應多與不同持份者,包括教育團隊、政治團體、老師、家長和學生等溝通,以助達成共識,共同合作推展計劃。遇到衝突時,應求同存異。若在這前提下,計劃仍行不通,問責局長便要負責,承擔結果。

有時候,縱使策劃順暢,推行時還是要留意客觀環境。

如推行國民教育科時,恰巧又是暑假,立法會選舉日子逼近,所以不但難以與持份者溝通,接觸議會人士也須小心行事,免招致誤會。此外,當時社會中有些有心的家長會主動發表意見,又有些剛開始了解此課題,未及提供意見,此時,作為問責部門就有責任讓市民持平地、公平地表達意見。

鍾:其實,社會並不是抗拒國民教育,只是反對洗腦式國民教育科,這一點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也在此節目表示認同。

何:社會大致歡迎今天國民教育的定案。這次國民教育事件亦帶來一些正面效果,不論是以設課節與學生討論,還是融合於日常活動中的方式教授國民教育的學校,都正在檢視它們校內的國民教育,繼而研究日後國民教育的路該怎麼走。但另一方面,吳局長會否擔心日後推展政策時,市民會以抵抗國民教育科的手法再一次挑戰教育局呢?

吳:這次經歷令我體會到與持份者溝通是必須的,不論是支持或反對,都要持續溝通,並要顧及他們的感受。如殺校一事,我是不鼓勵、不支持、不贊成的,我們是要作個過渡安排,當中教育局與教育團體目標相若,但想法不同,故需要多加溝通。

鍾:為什麼不藉適齡學童人口下降之機推行小班教學呢?

吳:小學和中學已有推行小班教學,中學和小學不同,尤其是高中,同一班學生選讀的科目都不同,有時每班只有約20 人上課。

當然,小班教學可以指是一種教學模式,亦可以是只講每班人數,所以在這個過渡期,教育局主要是想做到保老師、保學校、保實力,執行方式有很多,有待再與教學團隊討論。

嘉賓:教育局長吳克儉

主持:鍾傑良、何玉芬博士簡介:本文摘自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教學有心人》,逢星期六晚上8 時30 分至9 時於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94.4)播出,港台網站(rthk.hk)同步播出及提供節目重溫。

文:香港電台提供(整理:鍾傑良、區樂瑤)

原文: 香港電台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2Fheart_to_class&d=2012-11-10&p=5528&e&m=episode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蒲窩悄悄染紅 趕絕藝術青年 創作天堂變洗腦基地


【本報訊】洗腦國民教育陰霾未散之際,昔日為追逐藝術夢想青少年提供創作環境的蒲窩青少年中心,卻悄悄被專辦洗腦團的中華青年交流中心入侵。本報發現去年底宣告由青少年藝術搖籃轉型文化保育的蒲窩,其位於舊香港仔警署的會址,亦同時成為中華青年交流中心辦事處,涉嫌違反優惠批地條款。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是「機構僭建」。
記者:張岳弢 林偉聰

中華青年交流中心持旅行社牌照,不僅在網頁上顯示其香港辦事處地址在香港仔大道116號蒲窩青少年中心,即使是由交流中心舉辦的國情研習班、國內交流團的單張,上面提及的報名及查詢地址,亦是在香港仔大道116號,電話及傳真號碼亦與蒲窩一樣。


涉違反優惠批地條款
中華青年交流中心與蒲窩同屬和富社會企業屬下機構,主席正是近年主力搞洗腦交流團的港區人大代表李宗德。不過,政府在1995年將舊香港仔警署批予蒲窩青少年中心作為會址,每年收取象徵式1元租金時,租約條款同時訂明,會址不得轉予其他機構使用。
負責將舊香港仔警署批予蒲窩的政府產業署確認,根據租約條款,蒲窩青少年中心如擬將該物業分租或轉租予其他機構或組織,須事先徵得政府書面同意,而自租約生效至今,並無接過申請,產業署亦無收過有關該物業被更改用途的投訴。

該署在接獲本報查詢後曾到舊香港仔警署實地視察,並無發現有其他機構或組織分租或佔用該物業。蒲窩青少年中心亦向該署表示,中華青年交流中心從未以舊香港仔警署作為辦事處,只曾以舊香港仔警署作為其舉辦活動的聯絡地址。經該署勸喻後,該中心已修正其宣傳物品及網頁上的資料,以其位於彌敦道的辦事處作為聯絡地址。


不過,本報記者上月以有意參加中華青年交流中心活動名義到訪舊香港仔警署,兩名職員都承認,中華青年交流中心的辦事處亦設在該處,並引領記者至一間辦公室拿取報名表,又指蒲窩與該中心兩批職員並不相同。
職員又表示,因交流中心與蒲窩同屬和富,故將辦事處設在該處,但承認因該處地點不方便,故交流團面試等活動會在和富位於旺角的辦事處進行。

議員轟如「機構僭建」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表示,產業署批租約予非政府組織,一般有特定要求,即使是同一機構在上址提供性質不同的服務,亦要重新向政府申請,故若有其他機構在內,更是明顯違規。
教育界立法會代表葉建源更批評,這等於「機構僭建」。本報自本月初起,曾多次分別以電話及電郵聯絡蒲窩的中心經理何仕明及和富,惟一直未有回覆。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8/18070795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教局斷資助 國教中心須交一元租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國民教育風波焦點之一的國民教育中心,六月約滿後去向一直備受關注。教育局早前決定以一元象徵式租金,原址續租予國民教育中心一年,以免影響已預約今學年活動的一百七十所學校,但當局不再提供公帑資助,中心需要自資營運。國教中心所屬的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均瑜坦言,預計中心將錄得虧損,只能「做得幾耐得幾耐」。
  據了解,國民教育中心近月一直與當局磋商,考慮到逾一百七十所學校已預約本學年的日營課程及講座活動,中心逐提出自資形式延續活動計畫。教育局向本報證實,以一元象徵式租金,讓中心繼續使用大埔空置校舍現址一年,直到明年六月三十日為止,期間課程及活動均由中心自資舉辦。當局強調,此屬務實考慮後的特別措施,以免學校師生受到影響及失去預算。
  至於○四年成立的國民教育中心日後如何發展,當局指要研究學校的服務需要後,計畫日後以招標形式邀請合資格機構提交建議書,但未有具體時間表。
  根據國民教育中心本月初向公司註冊處提交的一○年度帳目,中心每年獲教育局資助四百四十九萬元,連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與民政事務局的資助,合共的公帑資助達五百六十五萬元,而中心每年的行政開支達四百三十九萬元。截至一○年八月,中心管理基金結餘為三百五十一萬元。隨着中心的服務合約於今年六月屆滿,公帑資助均告停止。
  教聯會主席黃均瑜指,目前仍在計算中心來年所需開支,但預期即使獲續租一年,中心仍會錄得虧損,正打算公開籌款,「我們盡可能堅持,希望做得幾耐得幾耐」。國民教育中心則回覆本報指,仍會接受明年六月前學校參加日營課程及講座活動的申請,費用維持不變。
  有小學在本月底安排小四學生參加國民教育中心日營活動,校長向本報表示,在去年已經向中心預約活動,已審視其工作坊、介紹中醫藥、歷奇活動等內容,認為多以德育為主,故決定帶領學生如期參加,未受國民教育風波影響。他指中心有一站式的國教活動與國情資料,確實便利前綫教師,但認為坊間已不乏相近教學資源,即使中心日後關閉,對學界影響有限。
  國民教育中心的姊妹機構,青衣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因出版《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觸發國民教育風波,最終當局評估服務需要決定不再續約,九月底在爭議聲中正式關閉。

原文:星島日報
http://hk.news.yahoo.com/%E6%95%99%E5%B1%80%E6%96%B7%E8%B3%87%E5%8A%A9-%E5%9C%8B%E6%95%99%E4%B8%AD%E5%BF%83%E9%A0%88%E4%BA%A4-%E5%85%83%E7%A7%9F-223000595.html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對發展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投不信任票」動議辯論總結發言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十一月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對發展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投不信任票」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首先,我衷心多謝各位議員剛才的意見,在此我希望作重點回應。

絕非漠視民意

  有議員認為「硬推國民教育科,引起公眾強烈反感」,對此我不敢苟同。政府及本人在處理整件事上,是希望盡量適度、適時回應各界的訴求,剛才開始時我已簡略有關過程,在此我想實在向大家交代幾點。

  我在七月上任後,知道部分社會人士對於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仍有憂慮。於是,我與我的同事,不斷與辦學團體、校長、學生、家長和其他持分者一直保持對話及會面。我亦與政府的團隊緊密聯繫,希望盡量落實相關的回應。

  七月初,針對公眾對一本坊間出版的《中國模式 - 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的關注及所引起的恐慌,我第一時間首先指出該手冊部分內容偏頗,並一再表明該手冊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毫無關係,不可以混為一談。隨後,我先後在教育局網頁發表三篇文章,澄清各方面說法,包括說明該科重視普世價值,絕非只談光明面或迴避敏感議題,絕無洗腦或政治灌輸意圖;清楚指出該科不建議給學生「打分」,不設立公開考試,亦不會影響學生派位升學,以釋除市民大眾的誤解。

  在溝通方面,我和本局的同事不斷透過不同途徑,向社會各界介紹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政策及最新發展,多次接受電台及電視台訪問,雖然很多人說我「縮」,但以我理解,在那段時間,我「出鏡」的次數相當高,作為溝通的一個指標。我亦親身與傳媒朋友會面,並且先後與不同團體進行對話,包括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全港十八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家長合作事宜委員會,以及不同的辦學團體和學生團體等。特別就學生方面,我記得由七月一日至十五日的兩個星期,我與一個特別活躍的學生團體共有5次接觸,包括1次在電台上的公開討論。至於家長方面,我在七月二十八日先後與兩批家長代表會面。我在九月十八日出席了特別為全港中、小學辦學團體舉行的大型研討會,當日有逾200個團體及人士出席。在種種安排下,我們只想帶出一點,就是我們希望即時了解和盡快適時適切的回應,從來沒有「硬推」之意圖或行動。

  了解到社會各界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所表達的強烈關注及憂慮,政府在七月二十九日宣布盡快成立一個開展該科的委員會。在九月八日由行政長官親自公布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政策的修訂,我即時與教育局同事落實有關工作,包括在九月十日宣布即時抽起敏感的課程部分,特別針對令公眾疑慮的「當代國情」及評估範疇的部分,我們即時抽起。我們亦即時修訂已發出的教育局通函,解釋整個安排,特別針對取消原來的三年開展期,讓辦學團體及學校可以自主、自決,就自己的專業判斷,決定是否推行、如何及何時推行,及以甚麼形式推行。我們特別強調,在這個過程中,十月八日將整個重點帶出來,強調政府和教育局不會要求學校使用該指引,並將之擱置,亦不會以指引作為視學的依據。剛才有議員提到,我們會否繼續搜集、委派老師作監察工作,我特別再強調,由於課程指引已被擱置,我們不會就這科作出視學安排。

  主席,正如我在十月十七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我和同事會認真反思這幾個月來各方面的發展,汲取有關經驗,將來在處理敏感或具爭議性的議題時,我們盡量盡早把溝通面更廣泛地擴闊至教育和非教育界別的平台,廣聽民意,從而適切地制訂合乎當時時空的政策。

  在此有三個部分我想特別回應剛才幾位議員的提問或意見。

  第一,就問及我有否受中聯辦的指引,我可以很清楚的回答大家,絕對沒有。教育事務從來都是特區政府自治範圍的事,整份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由課程發展議會,由李焯芬教授主持的一個專業議會草擬,內地政府完全沒有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第二,我上任前至現時為止,都沒有任何人跟我說,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行是我的政治任務,我再強調:沒有。

  第三部分,我想再提一提,就是在七月十八日,有幾位議員一直問,報界亦有問及我「秘密上京」,我想在此再次解釋,六月二十八日我上任前,當我來到這裏總部開會時,我跟常秘談及有一名內地官員說我是未來的教育局局長,應上來跟他們溝通,那時候我們同意作禮節性的溝通,盡量安排時間,他們希望是七月二十日或之後,我便告訴常秘七月二十日是香港十二年的教改、過去四年重點之後,新高中第一屆的放榜日,我一定要在香港,這是很重要的日子,所以那時的安排是,在六月二十八日我們已決定七月十八日我可能有機會上去作禮節性的拜候。整個事件,七月十七日大家都記得,特首在此作一個溝通會議,我很晚才抵達北京,到達北京時是凌晨一時十五分。隔天早上,我用了四十五分鐘,將我之前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所說過的內容,重覆一次,整個過程就是如此,我接下午便趕回來。至於為何不公布,我由去至離開都要求公布,但要道歉的地方是我們內部溝通有些問題,對政策有不同的解釋,所以沒有公布,事後才進行此事,我特別想強調這點。

  另外一點我想說的,就是我真的在此向政務司司長致歉。剛才大家用了很多字句去形容,我認為真的不是很公平,因為如果大家看看整個司長、局長的組織架構,政務司司長是特別管理包括教育局這部分,由司長負責,她是我的直屬上司,所以很多時牽涉到政府的運作,特別是資源的安排、財務方面等,她給予我很多支持,這一方面希望大家了解。有人說上星期開會,你又叫她出來,我想解釋一下,一次過說得清清楚楚。過去兩個星期,三個團體寫信要求見特首,幾位校長要這樣做,因此特首問我們,他真的沒有時間見面,可否請司長代他見,於是在上星期,我不想只見一、兩位,而在場的有所有十八區的校長團體,各個議會和教師的專業團體,我特別主動邀請政務司司長出席有關會議,就是如此簡單。此外,在這階段,我們聆聽十八區校長、各個議會、各個老師專業團體的意見,所以我們不會說得太多,這是另一原因為何我沒有談得太多,但最後所有政策的宣布、所有的安排,都是由教育局直接負責,亦是我的責任去負責,所以之後見傳媒,都是我主動去見,主動宣布有關新的安排。

  提到關於中一人口政策部分,我只是想說兩點。「經一事,長一智」,今次在這部分的安排,我們與校長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繫。我的理念是很清楚,他們都很支持。人口下跌並非任何人的罪,這個是事實,大家要面對。今日我們要面對61,000個適齡的中一學生人數,三年半後跌至五萬,所以跌了11,000。隨後,四年後會回升至69,000,所以這是一個短暫的問題,這是我們要強調的地方。所有其他教育的改革、教育的質素管理等,是中長期的政策,我們希望以後討論。但在這階段,我們有即時的問題要面對。我很清楚地說要「保學校」、「保老師」、「保實力」,在整個過程中,內容我不想再講,不過想告訴大家,與學校、校長、議會等,我們很密切,在一個絕密的過程中討論,他們現時仍在開會,我們希望與業界最後一同找出有共識的方案,我們希望群策群力,業界與教育局一同去面對這問題,絕不會有偏聽的問題。個別的組織向我說的時候,如葉議員之前向我提到,其實就這討論我已與他見了數次,即使36小時前要求開會,我都說今個星期末、下個星期初我們開會,我都有說到這事。所以希望大家給予我們信心,我們真的是「經一事,長一智」,緊密地與業界去工作。

  最後,我再次感謝大家對我的批評、對我的支持及對我的諒解,我會繼續虛心學習、聆聽,努力工作,用表現去爭取大家的信心。由於議案提出的與事實並不相符,我希望議員予以反對。

  多謝主席。


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17分

原文:政府新聞網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11/14/P201211140643.htm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對發展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投不信任票」動議辯論的開場發言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十一月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對發展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投不信任票」動議辯論的開場發言全文:

代主席:

  就黃毓民議員的動議,跟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的回應,我想就教育局局長的部分作出以下的回應。

  首先,我借此機會向各位議員扼要闡述有關政府及本人如何處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事宜,及如何適切回應社會各界的訴求,從而反映我們如何一直抱著耐心聆聽的態度積極處理相關事宜。以下我會強調幾個重點。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課程諮詢

  上屆政府於二○一一年五月公布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的初稿,是由課程發展議會轄下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經過為期四個月的諮詢討論,從不同渠道廣泛收集社會的意見,有關持份者的意見,超過千份意見書等,亦得到當時立法會的教育事務委員會也舉行了兩天的公聽會,有超過一百位公眾人士/團體代表出席陳辭,之後再接獲87份由個別人士/團體提交的意見書。有關資料已上載於教育局網頁。

  在吸納了社會各界的主要意見之後,課程指引已作出大幅修訂,差不多重寫很多相關章節,在強調培養學生「多元多角」思考的大前提下,在課程理念、課程內容、教與學的策略、評估等作出大幅修訂,而且提供更具體和適切的教學建議及示例,亦就爭議性議題教學作出更詳盡的解說。這些修訂都是因為回應社會對本科的意見。

社會各界關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行

  在修訂的課程指引於今年四月公布後,我們持續聆聽社會各界人士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特別在開始推行的部分所表達的關注及憂慮,並即時作有關的回應,政府在本年七月二十九日就社會人士的反應立即宣布成立有廣泛參與的「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我和同事一直有參與這委員會的工作,特別是聽取各方不同的意見,主動搜集有關意見,並於本年九月和十月召開多次會議,期望能夠求同存異、平息爭拗,本人和局方同事在過程中全情投入。

  事實上,政府於本年九月八日公布大幅修訂此科的政策,而教育局即時於九月十日向所有辦學團體及學校進一步解釋推展此更改的政策,特別在取消有關中、小學須於「三年開展期」安排部分的時間表。辦學團體及學校可依據其辦學理念和方針、學校準備情況及專業判斷,自行決定如何處理有關這科的事宜,當中包括是否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是否要獨立成科,以及推行本科的方式和時間表等等,都可以由辦學團體及學校主觀去考慮和決定。

  在考慮社會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各個觀點、爭議和顧慮後,委員會於本年十月八日的會議中,決定向政府建議擱置此課程指引,政府亦於同日接納委員會的建議正式擱置指引。教育局不會再要求學校使用指引,亦不會以指引作為視學的依據。政府與委員會亦一致認為,德育、國民和公民教育是學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環,而全人發展應包括對國家的認識、國民身分的認同,以及對社會多元包容的核心價值的認知,而德育、國民和公民教育是理所當然的教育重要部分。

  在短短幾個月中,政府是適時適切地回應有關爭議,為社會大眾以及教育界提供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這種我們覺得是從善如流、審時度勢、善聽民意是一個負責任政府、一個負責任的問責官員應有的勇氣及表現,上述安排是為了社會各方進行理性溝通創造條件,目的是希望教育回歸教育,也是回應了社會和學校對有關問題的意見。我們絕對尊重社會人士表達意見的自由,同時亦相信市民大眾普遍期望社會和諧,各界互相信任與尊重,締造對話與合作的契機與空間。

總結

  代主席,我將誠意聽取各議員的意見,謹此陳辭。


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12分

原文:政府新聞網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11/14/P201211140432.htm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鄺健銘、游秋萍:從中國與新加坡案例看香港國民教育爭議

早前教育局局長不尋常地低調上京滙報國教科指引、內地反日與香港示威秩序構成強烈對比,已令港人非常疑懼內地的愛國教育會否移植到香港。因此即使政府擱置並承諾5年內不會重推國教科課程指引,港人仍然未能放心。他們擔心指引裡「以情引發」的教育方針會如報導所指滲透到不同科目,使課堂繼續側重學生的愛國情感表現而非理智培育。

這些憂慮不一定是捕風捉影。 當不少港人認為愛國情感教育是毒藥、還在力抗的時候,同類「以情引發」的教學方式經已在香港背靠的祖國裡被採用、成為政權維持認受性的靈丹妙藥。 根據學者汪錚新近出版、講述中國後八九愛國教育的學術著作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Historical Memory in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鄧小平曾在八九民運風波後總結教訓,指黨在八十年代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統一民眾意識形態。於是從九十年代初起,國家便專注以「勿忘國恥」來引發民間的民族情意結、團結國家、維護政權。經刻意安排下,「愛國情」被構建在國民對日本、「西方勢力」的敵意之上。結果,後八九愛國教育「以情引發」的效果相當顯著。它成功把八十年代目光專注於國內、反貪腐反獨裁的社會運動轉化成今天槍口對外、反西方世界、反「小日本」、「活捉蒼井空」的民族主義運動;也使富有濃烈民族主義情感色彩的言論,比理性與和平的主張更易受大眾歡迎。

後八九的「國恥教育」

後八九的愛國教育以重新編寫中國歷史為第一步。「中華民族」屢被列強侵略的悲慘過去、共產黨如何團結民族、領導民族復興成為歷史教科書新的編寫重點,至於國家如何以馬列主義進行階級鬥爭的「發展史」則被淡化。「勿忘國恥」成為愛國教育新的主題。國家九一年發出、關於加強中國近代史與國情教育的綱要更明確指出,改革歷史課程是國家的重要戰略,以抵禦「外國勢力」煽動群眾在中國搞「和平演變」的「陰謀」。

早前內地反日示威的口號與行徑,就有相當強烈的「勿忘國恥」情感色彩。論者或者會說,以「勿忘國恥」情緒的遍地開花來斷定內地愛國教育「洗腦」的錯誤並不公允。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恨有事實根據,並非無緣無故──例如,日本人至今仍未為他們當年如九一八事變與南京大屠殺等戰爭罪行正式向中國人道歉。這種觀點沒有注意到的是,歷史記憶其實可以被剪裁、並非非黑即白;民眾被植入這種處理過的歷史記憶後,思想與行為可以有很大的改變。

被裁剪的歷史記憶

新加坡歷史課這個案例,能夠映襯出歷史記憶在中國如何被裁剪與影響民眾的思想與行為。二戰時,新加坡同樣受日本侵略。從1942到1945年間,數以萬計的人被殺,民眾飽受日本憲兵隊暴行的折磨。當地華人更因支援中國抗戰而受到日本軍隊殘酷報復。新加坡的初中學生在歷史課中都會讀到這段哀傷的歷史。可是,課堂重點並不在於「以情引發」學生對日本的怨恨,以及敗於日本的恥辱感,而在於理性分析國家如何在戰敗後能夠迅速復原、如何能夠自立,因此學生連新加坡前宗主國英國在二戰時做了甚麼防禦工事、用了甚麼策略、為什麼會失敗都需要研習。雖然現在新加坡的戰後一代都知道日本二戰時的戰爭罪行,但是他們對日本人沒有劇烈怨恨,對內地反日「勿忘國恥」式的暴力行為很可能會感到陌生。

在後八九愛國教育裡,同一段日本侵略史,被描述為國恥、國家對抗帝國主義的辛酸一頁。國內高中生都必須修讀這類中國近代史,而且成績會影響升讀大學的機會。共產黨亦投放大量資源建立「歷史場景」,讓學生實地考察,以「觸動」他們的愛國心。關於抗日的「歷史場景」有二十多個,當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自1987年成立以來,已有上千萬訪客。共產黨更透過歌曲、電影、電視劇集以確保「勿忘國恥」的愛國意識能夠從日常生活滲透到民眾的思想中。

「愛國情」的虛幻

從陳嵐的〈一個抗日愛國青年的自白〉、胡清心的〈你永遠沒有辦法叫醒裝睡的人〉等文章可見,數月前國內連日以愛國之名進行、不理性不和平很暴力的反日示威,已令部份理性的內地人對盲目的愛國主義有更強烈的不滿,大概對港人不懈地反對國教科、「守護下一代」也有了更多共嗚。十八世紀英國學問家約翰遜曾說:「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後的避難所。」近年不斷呼喚理性、拒絕激進的香港社會,實在不宜輕視愛國情感教育的潛在危險。

鄺健銘(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助理)  游秋萍(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原文:主場新聞
http://thehousenews.com/politics/%E5%BE%9E%E4%B8%AD%E5%9C%8B%E8%88%87%E6%96%B0%E5%8A%A0%E5%9D%A1%E6%A1%88%E4%BE%8B%E7%9C%8B%E9%A6%99%E6%B8%AF%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7%88%AD%E8%AD%B0/

《民間指引》初稿公布 公民教育諮詢半年

【本報訊】鑑於國民教育備受爭議,由本港學者及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公民教育聯席昨公布《民間公民教育指引》(理念篇)諮詢稿,建議一國兩制下,香港公民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應包含公民身份知識、與公民身份相關的公共領域內核心價值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機會均等及公義等,但教學時應情理兼備,避免灌輸。公民教育聯席將就《民間指引》(理念篇)展開為期半年的民間諮詢,日後將邀請前線教師共同編寫「教學建議」部分。

由於教育局早前展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引起教育界及社會極大回響及爭議,故公民教育聯席草擬了《民間公民教育指引》諮詢初稿,當中「公民」的定義是「在政治群體裏,按法律擁有權責和相關認同感的成員」,因此,《民間指引》以政治教育為公民教育的核心,並將「國民教育」放在多元公民中的「國家公民」部分。

分理念及教學建議
《民間指引》分「理念」及「教學建議」兩部分,現時先推出「理念」部分向公眾諮詢。《民間指引》認為學校有其「公民使命」,即除了教授學生科目知識、培育個人操守品德及培訓與就業有關的能力外,同樣要培育「公義取向式公民」,將公民教育貫注校內日常生活,讓學生透過課外活動、參與校政等實踐所學,從而裝備自己成為積極參與的公民,維護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因此,建議教學內容亦包括公民身份知識、溝通及行動等技能。

原文:東方日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1113/00176_015.html

政治為核心 培養批判思考 民間組織推公民教育指引


【新報訊】公民教育聯席發表《民間公民教育指引》,以政治教育為核心,國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份。又指香港現時的公民教育只集中於個人品德及科目知識,欠缺相關政治的教育,現時只是回歸基本。《民間指引》將有半年的公眾諮詢期,及後就諮詢意見制訂「教學建議」。

設半年公眾諮詢期
由逾10個民間組織組成的公民教育聯席,昨天發表《民間公民教育指引》,以政治教育為公民教育的核心,並將國民教育放在多元公民中的「國家公民」部份。《民間指引》分「理念」及「教學建議」兩部份,現時只推出前者,作半年的公眾諮詢,為制訂「教學建議」吸納意見。

《民間公民教育指引》編委會召集人梁恩榮表示,推出指引是為了回歸國民教育於公民教育的框架,以及把公民教育「重構」。他批評香港現時的公民教育只集中於個人品德及科目知識,欠相關的政治教育,未能培養學生成為懂得批判思考的愛國者。

勿迫學生接收訊息
梁恩榮指,公民教育應避免不問證據,強迫學生接收訊息,而是應該情理兼備,誘發學生作批判性思考。他曾觀察學生討論中國社會問題,向學生查問:「討論負面問題,會否更加不愛國﹖」學生指「我們懂得分開甚麼是中國、黨政府,這不代表我們不愛國。」他認學生就此作了批判性思考,此事須靠公民教育的培養。

原文:新報
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260938

《民間公民教育指引》 教協推諮詢稿

教協昨公布《民間公民教育指引》,未來半年會諮詢教育界及公眾,並製作更多公教、國情教材及教案,以供學界參考。前排右為教協研究部主任張銳輝,左為教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二人是《民間指引》編委會召集人。(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教協昨公布《民間公民教育指引》諮詢稿,提倡以情理兼備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本港社會、國家以至世界。《民間指引》稱,本港正值政制改革、落實雙普選之時,應從小提升學生對時事的關注及參與,培育下一代成為遇上不公義之事時願意站出來發聲及抗爭的「公義取向式公民」。

倡從小培育成「公義取向」

政府較早前宣布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但社會仍關注學校如何推行公民教育、國情教育。

《民間指引》由教協研究部主任張銳輝、教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召集一眾學者編寫,強調讓學生認識多元公民身分,從政治、法律、社會、生態、性別、經濟及多元文化七大學習範疇了解香港、中國及世界。

張銳輝解釋,《民間指引》目標是培育年輕人成為願意參與社會事務、爭取公義的公民,所以在中國國情方面提倡學生以「國家公民」角度切入,全面認識內地一黨政制的利弊,以及人權、法治、民主進程。指引又建議,在中國部分的「社會」範疇內,教學生八九民運和六四事件。

邀前線教師同編教材

他續稱,諮詢稿暫涵蓋理念部分,教協未來半年會舉辦大型研討會、工作坊等,諮詢教育界和公眾,並收集民間具質素的公民教育和國情教材,日後會邀請前線教師一同撰寫「教學建議」部分指引,盼提供一系列教案、教材,供學界參考選用。

原文:明報
http://news.mingpao.com/20121113/gcb1.htm

陳裕豐﹕香港國民教育的場景與文本——比較日本公民教育

【明報專訊】國民教育的支持者曾批評反對者沒有完整地看過《課程指引》。事實上,《課程指引》的部分字眼已比去年的諮詢稿改善不少,與現代公民素質有關的內容增多了。例如在諮詢稿中,「爭議性」三字只在「社群」及「世界」的範疇中出現,《課程指引》則列明「教師不但不應該迴避討論爭議性議題,更應視之為教學的重要契機」;諮詢稿在國家範疇中多次提及公民責任,甚少帶出公民權利;但《指引》則提出「理解國民的角色、權利與義務」作為國家範疇下的學習目標。

我們理解一項政策或課程時,除了政策的文本(text)外,更重要的是政策推行的場景(context)。香港教育的場景,究竟是否開始出現反對者擔心「政治灌輸」的傾向?學生是否有足夠的條件對課程內容進行批判思考?本文將以日本公民教育的實踐情況為例子,說明理解場景的重要性。

「和平」為主旨的日本公民教育

二戰日本投降後,聯合國軍最高司令部為了阻止軍國主義在日本再度傳播,在1945年10月頒布《關於日本教育制度之管理政策》,其中公民道德教育有關部分排除有關天皇制國家主義、軍國主義之教育內容。然後,1947年國會通過的《教育基本法》,第8條「政治教育」規定,在學校「不得實施支持特定之政黨之政治教育,也不得舉辦其他政治性的活動」。同年,當局將戰前宣揚軍國主義、順從天皇及國家的修身、公民、歷史及地理等科改為「社會科」,於高中、初中及小學推行,目的在於「培養能夠協助創造民主的、和平的、國家的現代公民」。其後,1958年,小學社會科加入道德時間;初中社會科分為「政治、經濟、社會的領域」、「歷史的領域」、「地理的領域」。「政經社領域」在1977年改稱為「公民的領域」,以培養學生們公正判斷力為重點,內容有包括「民主主義與現代社會生活」、「國民生活之提升與經濟」及「日本的政治與國際社會」三項內容。至於高中方面,1989年,社會科改為「公民科」與「地理歷史科」。公民科的要旨,從教育課程審議會的《諮議報告書》可看出,分別為強調對現代社會的基本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培養能夠成為民主的、和平的國家及社會的有用締造者所必要的公民資質。

課程外的場景

國旗、國歌及《教育基本法》修正案

若只看上述科目的課程文件,當中民主、和平、日本國民與其他國民的關係等內容,確實符合「多元公民資質」的要求。不過,日本的教育卻未對順從天皇及政治機構的「臣民」思想加以批判,更反其道而行。其中較值得注意的,就是分別於1958年及1977年文部省頒布的《學習指導要領》中,鼓勵學校的國家及學校節慶升國慶及唱國歌,培養學生愛國家、服從天皇的情感。「日之丸」旗及《君之代》歌曲,除了是傳統上的國旗國歌外(1999年才有法定地位),更代表日本的軍國主義及對天皇的崇拜。近年來,當局更強硬於學校推廣國旗國歌。2004年,東京教育委員會及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在學期結束舉行的畢業慶祝活動中,拒絕起立唱國歌的中學教師將受到嚴厲懲罰,即是罰款、解除合同、調往偏遠學校及其他行政處罰,其中一人的薪金更被扣減一成。

另外,修訂《教育基本法》,同樣可被視為日本教育向順從天皇的「臣民」思想推進的行動。當局希望將其中教育目標的「完全發展個體性……愛真理及正義,尊重個體差異」,加入「愛國心」的內容。2006年4月,修正案提交國會審議,其中教育目標新增了培養「一種尊重傳統和文化、熱愛養育他們的祖國和鄉土以及對國際和平發展作出貢獻的態度」。12月15日,修正案在國會通過。

從21世紀,日本希望成為「正常國家」,政治上研究修改和平憲法、將防衛「廳」升格為「省」;教育上則是硬推強調日本軍國主義及對天皇的崇拜的國旗國歌及修訂《教育基本法》。這些宣揚愛國精神的活動在學校場景蔓延開去,若未能以批判性思考加以鞏固及深化,將對學生造成「政治灌輸」的傾向,甚至形成「軍國主義」的再起。日本部分教師十分憂心,所以最大教師工會日本教職員組合(日教組),於當年10月26日,在國會外遊行示威,參與教師達6500人。

香港的場景

「人權教育」及「情感教育」的此消彼長

回到香港,雖然特首於10月8日宣布擱置《課程指引》,然而教育界相關的場景,卻不能不讓人擔心。一方面,特區政府一直沒有完整政策,推行人權法治教育。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於2009至2011年,就通識科老師對人權和法治的態度及知識問卷調查顯示,43.9%受訪者擔心其人權知識不足以教授人權議題;有關法治知識的3條問題中,其中兩題的答對率少於50%。另一方面,今年7月傳媒揭發共青團的報告,去年度接待學生交流團的人數,較前年增加1.6倍至去年的7376人。其中,數百港生曾參觀湖南的毛澤東遺物館,宣揚毛澤東「勤儉節約的高尚情操」,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香港人權法治等有關普世價值的教育內容不足,同時愛國「情感教育」內容卻不斷增加,學生究竟有多少相關知識去反思、批判這些活動的內容?如「人權教育」及「情感教育」間「此消彼長」的趨勢繼續,《課程指引》雖擱置,學生仍有機會受到政治灌輸。希望教育界的同工們更加努力,推動包括人權、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在內公民教育,提升學生的公民素質,方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研究助理

原文:明報
http://news.mingpao.com/20121113/fae1.htm

民間公教指引必教授六四人權

梁恩榮(左)及張銳輝反對以國民教育替代公民教育。 陳奕釗攝

【本報訊】政府擱置洗腦國民教育課程指引,但學校仍可推行國教。由教協和支聯會等組成的公民教育聯席,推出民間自編的公民教育指引諮詢稿,倡議學校在公民教育框架下教導學生中國知識,必教六四事件和維權行動,重教學生民主、人權和法治等普世價值,拒做中共治下的「阿公民」。

讓學生學懂批判

聯席昨公佈《民間公民教育指引》理念篇,並展開為期半年諮詢,諮詢完結後會邀請教師編寫教學建議,供學校使用。指引明言,為香港政制民主化和保護香港核心價值,是學校的公民使命。指引內容參考《1996學校公民教育指引》,因其倡議推行民主、人權、法治、國民和世界公民教育。

課程分學校、鄰里社區及香港、中國和世界四個層次,包括政治、法律、社會、生態、性別、經濟和多元文化七個範疇。本港方面需教選舉制度、民主進展、《基本法》和性傾向歧視立法爭議;中國方面需教中共、一黨專政、六四事件和維權運動。

該指引編輯委員會召集人梁恩榮表示,國民教育只是公民教育其中一個環節,因此政府之前以國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是錯誤。他認為公民教育核心根本是政治教育,但並非政治灌輸,教師毋須擔心,「一個唔識政治族群,好易俾人控制……我係想培育批判性愛國者,唔係恨國者」。另一召集人張銳輝促教育局將民間指引列為給學校的課程指引。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3/18065682

吳克儉論國教之敗

關懷教育團隊,關注教育政策,關顧教育生態,一期一會教學有心人政府為教育每年投放達800 億的資源,佔政府開支約22%,影響人數多層面廣,現任教育局長吳克儉對自己和教育有何抱負呢?在制訂教育政策時,如何汲取新高中改革之初成和最近擱置開展國民教育科的經驗呢?

何:吳克儉局長上任數個月有何感受呢?

吳:參與、聆聽是非常重要,透過傾談讓我了解更多,別人給予挑戰和衝擊令我反省,讓我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教育是長線工作,在理性科學化的大前提下亦要考慮感性方面。教育支出龐大,影響者眾,令我自覺責任重大,使命感亦不斷增強。過去幾個月可說是百感交集,但這些經歷促使我更快切入角色。

鍾:一個教育政策是如何制訂出來的呢?

吳:教育政策不能「閉門造車」,以新高中改革為例:於1999 年,一班教育工作者發現學生為考試而讀書,同時商界僱主又發現學生在執行上表現優良,但創新、抗逆能力有待改善,教育統籌委員會於2000 年作整體討論和反思。2002 年,發表第一份文件落實教育目標和新政策的意識形態;2004 年開始做課程大綱,並於2006 年完成共24 科課程;2009 年開展新高中課程,首屆畢業生亦已於2012 年畢業。這是一個有系統、專業、全面的策劃。諮詢方面,各階段都有不同持份者參與,如在2008-09 年開始,我們力為Career Master 作輔導和工作坊,協助同學適應新高中,又在學校舉辦工作坊,讓校長、老師和家長參與討論,提出修正。總括而言,這次大型改革亦算順利。

何:最近在一些工作坊,香港各大專院校都給予第一屆新高中畢業生不錯的評價,認為他們學習比較認真,又較喜歡提問。

鍾:為什麼會有這些改變呢?

何:通識科培養同學的基本能力和批判思考,對學習有自主性。另外,選科自由度提高了,學生能選擇有興趣的科目,有助提升自信,當然,輔導老師亦功不可沒,協助未能升讀資助學位課程的同學找到自己的方位。

吳:有大學教授告訴我今年開學竟然有學生備課,上課不久便提問,可說是不錯的開始。另外,以前學生讀書是老師要你讀,功課是家長要你做,但新高中課程由訂立主題、資料蒐集以至報告發表都是自己的責任,學習文化推至全人,自我控制及自主,為自己前途而主動學習,是邁向終身學習重要的一步。

鍾:但國民教育科失敗的致命原因又是什麼呢?

吳:10 年前,政府以不同名義和形式開始推行國民教育,如公民教育、德育等。2000 年決定要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到2011 年5 月發表第一稿,諮詢為期4 個月,當時惹來公眾不滿,收到過千份意見,又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了兩天,並諮詢數十團體。收集意見後,在2012 年4 月大幅修訂後發表最後定稿,一直順利。同年7 月坊間出現一本公民教育老師參考資料(編按:《中國模式》),部分內容也有偏頗,我們抱持忠於教育的態度,向各持份者多番闡釋,惜相互力點不同,民間感性情緒較大,亦看不到最後定稿已多番修改,但我也認為這次顯示我們未能好好讓市民知悉政府在修訂政策時所花的工夫,算是一個經歷。

嘉賓:教育局長吳克儉

主持:鍾傑良、何玉芬博士簡介:本文摘自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教學有心人》,逢星期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於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94.4)播出,港台網站(rthk.hk)同步播出及提供節目重溫。

文:香港電台提供(整理:鍾傑良、區樂瑤)

原文:明報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霍韜晦: 推「國教」 不如推「國學」

有關在中小學設置國民教育科的爭議,自政府宣布交由學校自決之後,似乎已告一段落。但餘燼未熄,日前仍有支持「國教」與反「國教」兩派人士在街頭對罵。一葉知秋,所有由政府出台的政策,似乎均引起巿民質疑反對,如此下去,香港社會的撕裂將日趨嚴重。

為什麼?因為此中所涉及的,不只是香港的內部矛盾,更涉及與中國的關係。例如「國教」的推行,便涉及香港人的自我認識——贊成者以中國人自居,反對者則要與中國保持距離。

內訌對立趨嚴重

根據最近的民意調查,香港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很分化。據負責人說,這是兩者回歸後距離拉得最遠的一次。情況不能不使人憂慮。憂慮什麼?憂慮香港在內訌中沉淪,憂慮香港有人乘機提出獨立,使香港走得更遠。

雖然從現實上看,香港絕無可能獨立;從民族大義上看,更不應獨立。一百五十年的殖民地統治,根本就是民族恥辱,回歸是洗刷,恢復天聲。再從人類的歷史文化長河上看,香港是中西兩種文化交刃的見證。一百五十年前,中國因為自身的腐敗,失去了她,英國則恃其技術與理念的創新佔領了她,又利用中國人的勤勞發展了她。香港有今日的地位,似乎是西方文化貢獻,難怪有人死心塌地眷戀西方價值。西方價值並非不佳,但不能盲目歌頌,正如有人看到中國腐敗,便對中國文化失去信心。這些都是一孔之見,單從表象看問題,是看不遠的。

香港人羡慕西方,崇拜他們技術和民主,其實他們亦經歷了五百年的探索,才成為地球村的主人,到處威逼利誘人們接受他們的價值。不過今天他們亦已走入窮途,資本主義所造成的不公平,使人類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科技的進步推高了人的生產力,但對地球生態卻是嚴重的破壞;民主、自由改善了你的人權,但並未帶來安靜、平和的生活;人與人的關係更疏離,人的心靈更無處安頓......;這是一幅世紀末的悲慘景象,空有技術有什麼用?空有物質有什麼用?空有自由、民主有什麼用?社會只有腐敗,人的質素不斷下降,傷風敗德的行為隨處可見。政治人物只懂得空言,為自己謀求選票。誰會管你的生死、誰會關心人類的未來?

更可悲的是教育失敗,因為教育認同這些價值,把孩子送入學校,只是為參加明日的經濟殺戮而培養戰士。誰會管他們的成長?誰會關心他們的幸福?

講到底,這是文化問題。西方講理性價值的文明,走到這一步已經徹底工具化;她已經把自己賣給原始欲望之魔。有了科技理性這個工具,人變得更自以為是,更瘋狂。

中國人追求行為正當

今天,人最不明白的,是在五百年前,人離開上帝,開始自我探索,找尋自己的貢獻,也就是找尋自己的人生意義,稱為「人的解放」,結果怎樣?人乘駕科技的馬車,一路浩浩蕩蕩,披荊斬棘,的確把日月換了新天。人不靠上帝,建設了「文明」社會,工廠每天都噴着黑煙,大地每天都在戰慄。人為的殺戮代替了大自然的殺戮,動植物大批死亡之後,地球徹底破壞之後,作為「始作俑者」的人類,現在要接受自己所作所為的懲罰了。

我想起中國的傳統文化,它的價值追求與西方大不相同。中國人追求的是行為的正當性(義),為的是順應和安頓自己的初心(仁),而不是功利上的效益。中國人關注的是倫理,所以人與人之間要有情、有義、有信、有愛。自己不重要,別人更重要,所以講付出與成全;道德價值永遠高於目的價值。

我認為,在今日的虛無社會中,惟有重講這些價值纔能使人蘇醒,使世界回頭,人類有救。

應直接推行「國學」

若問這些價值在哪裏?我可以告訴大家,就在中國文化的典籍中。近百年來,我們為了趕趁西方列車,把它丟掉了,多麼愚昧!我們變得四不像,東方人以為我們是西方人,西方人則以為我們是野蠻人。正如居住在香港的中國人,並不接受自己是中國人。那麼,他們要做什麼人?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三十八章),則現在我們亦可以說:「失國而後文,失文而後學,失學而後教,失教而後亂」。今天香港之亂就是失學失教。正本清源,惟有從認識我們自己開始。這就是「國學」,但並非如胡適所說的「國故之學」。國故是死東西,徒有文字;縱認得字,也不知其精神。清代的考據訓詁之學就是如此,所以無生命力。惟有深入其意,與古人贖面相逢,才能得其驪珠。所以須要有新教法、新入路,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和教育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我們為人類下一個世紀而作的努力!

改變對「國學」的印象,知道它有着更高的普遍性。它不只是知識和學問,更是我們的靈魂、國家的命脈之所在。有之則生,無之則死。

香港要推行「國教」,為什麼不直接推行「國學」呢?認識中國現代的國情,不如認識中國數千年立國之本。本在,人自然凝聚。

原文:信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3554&cat_id=6&title_id=556149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拆局 每下聖旨 港府必推新政迎合

胡錦濤每次發表講話、提出指示後,特區政府例必「交足功課」,推出不同政策迎合聖旨。例如特區政府硬推洗腦國民教育,就是拜胡錦濤五年前一句話所賜;政界預料胡錦濤昨稱希望港澳同胞也可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後,特區政府會加強從不同途徑推動洗腦教育,增強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

國民教育屬最明顯例子
翻查資料顯示,胡錦濤過往曾下達的「指令」,均被特區政府視為金科玉律,急令各部門「開工」配合。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國民教育。胡錦濤07年來港出席香港回歸十周年活動,首次提出「要重視對青少年推行國民教育,加強中港青少年交流,令愛國愛港傳統薪火相傳」,結果特區政府隨即大舉資助洗腦工程,08年教育局撥款逾2,000萬資助近4萬名中、小學生到內地交流考察;前特首曾蔭權更於2010年的《施政報告》宣佈,中、小學在本學年設立新科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配合胡錦濤的聖旨。
其他例子也不勝枚舉。胡錦濤在2007年的十七大工作報告稱,要加強港澳與內地經貿關係,特區政府便隨即與中國商務部簽署《CEPA補充協議四》。2010年,前特首曾蔭權上京述職,胡錦濤向他丟下一句「福為民開」,曾蔭權翌年公佈的施政報告便猶如財政預算案,大手筆向基層市民派糖達40億元。

再開金口料特首再硬推
今年胡錦濤來港出席回歸15周年活動時,提及「要高度重視愛國愛港人才、特別是優秀年輕政治人才的培養」,結果梁振英絕不手軟,包括硬推國民教育;今次胡錦濤再開金口,料也會令梁振英「出手」配合,加強從不同途徑推洗腦教育。
《蘋果》記者

原文: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09/18062008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

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
時事評論 張五常
信報 2012.11.06

不少讀者要求我發表關於香港吵得熱鬧的「國民教育」的意見,但涉及政治我天生有抗拒感。後來知道一位歷來不上街的朋友也跑到街上去,我好奇地叫另一位朋友傳些資料給我看。傳了三次,內容次次不同。看資料發表的日期,感覺上香港政府是「軟化」了,彷彿悔不當初。

聽說黎老弟智英在電台大呼「洗腦」。當然不止他一個人這樣說。舉他為首只不過要在這裡跟他過癮幾句。是的,我認為智英老弟最近撤出台灣撤得相當瀟灑:賺了他們的錢,順便借題發揮,把那裡的政治斬了一刀。是金庸沒有寫過的無影刀法,而用的刀看來是「楊志賣刀」的那一把。不知智英老弟今天是否還在高舉台灣的「民主」政制呢?

國民教育應從中國文化入手

香港的故事變得有點天方夜譚了。香港人的腦子怎麼可以「洗」的?成年人要不是滿腦馬經雀局,就是樓價股市,當然還要人浮於事,想着子女的前途要哭出來。莘莘學子呢?除了一小撮家境富裕的,居住環境家嘈屋閉,電視、雀局,加上電子遊戲的聲浪,天旋地轉,洗腦不知要怎樣入手才對。昔日的文化大革命有機會給青年們洗腦,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有趣的玩意。

我佩服香港的學子們。二十年前在港大跟一位好學生傾談,她說居住的單位有四百平方英尺,只住六個人,在同學中算是較好的了。可惜電視常開,雀局常在,她和弟弟要戴上耳塞才能溫習功課。這次聽到洗腦的言論,我想到自己教過的無數學生,認為他們的腦子玉皇大帝也洗不了。香港的同學的興趣只是娛樂與可以增加將來收入的知識,其他的打針也打不進去。

我不反對胡錦濤先生二○○七年說香港「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但胡先生不可能提供細節,就是有提及只能考慮,可以不管。同樣,中聯辦有什麼建議應該考慮,但只是考慮,怎樣辦他們管不着。香港的教育局顯然滿是自作聰明的人。我讀到的不知是真是假的國民教育課程指引理念肉麻,內容空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計這些課程的人不會希望自己的子女學習那些東西吧。

「愛國」一詞不應該直解。如果直解,我這輩子經歷過的中國,大部分的日子絕不可愛。然而,偏偏就是我這輩子的人,經歷過中日之戰與國共之爭的,對中國的孩子格外關心,願意為他們付出代價。這是經濟學鼻祖斯密的第一本論著——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的分析使然,非愛國也。

我沒有理由希望今天的學子去經歷老人家經歷過的苦難,但想到六十多年前香港的同學的中語文字水平比今天的高出很多,一般可用古文下筆,有些懂得填詞,而今天還活着的對中國的歸屬感很一致。我因而想到國民教育應該從中國的文化入手。

國民教育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話題,其中最正確的定義是「認識中國」。認識中國有多方面的闡釋,而我認為對香港學子的學問與生計最有幫助的是教中國的藝術文化了。考慮如下幾點吧。

文化知識有利找工作

(一)中國的藝術文化是真學問,在中、小學而言——即是在非職業性的課程中——沒有哪項科目能比傳統文化的認識能對學子長大後的職業前途更重要。不管孩子長大後的職業是什麼,在生計上對中國的文化有認識是大着數,何況那是非常有趣的學問。

四十年前,後來成為戴卓爾夫人的顧問的A. Walters到我西雅圖的家作客,進門後看到壁爐上放着一隻青花碟子,立刻說:「這是康熙時期的真品,值錢,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後來知道此君對多種文化有研究,而朋友說那是他在經濟學之外的重要本錢,使他在職位上到處有人招手。經濟百科全書New Palgrave關於弗里德曼那項是此君寫的,同學們要拜讀,看看人家的學問變化。學問要學出變化,最容易是從藝術文化入手。所有藝術都重視變化,而從文化的角度投入是學變化的首選過程了。

不是說笑,一個青年長大後到市場找工作,應對時能表達一點文化知識是佔了很大的便宜。理由明顯:日常的社會交際,嚴謹的學術不管用,體育、娛樂等話題免不了平庸,但文化的知識表達容易遇到同好,可以投入地傾談,也顯得自己好於學。

(二)中、西雙方的文化截然不同,二者都是人類的驕傲,同學們都要學,問題是中國的文化比西方的難學很多,所以最好從小學學起。

西方的藝術文化主要起自達芬奇。只不過五百年前,但光芒不可方物,其變化有着明顯的節奏,比起中國的是遠為容易欣賞了。一個高中學生可以在兩分鐘之內衷心欣賞莫奈的蓮塘,兩天對莫札特的音樂着了迷。塞尚與巴哈遠為困難,但用不上兩個月的工夫。

要體會中國的藝術是遠為困難了。我是個石章專家,但篆刻藝術要怎樣品評我今天還不懂。書法我要經過幾位大師指導,遍讀前人的書法論著,才懂得欣賞。國畫我不懂八大;其實中國古代的國畫大師我沒有一個真的懂,只是見到北宋范寬的《谿山行旅》懂得站起來。此站也,不是因為懂,而是發現荷蘭倫勃朗的震撼西方的構圖哲學范寬早就用得精妙。後者比前者早生約六百年。瓷器我懂徽宗、懂雍正,但不懂乾隆。漢玉雕難懂,而石上如果刻着大篆十個字我八個不認識!壽山石雕可能是唯一易懂的中國文化:不難看出康熙時期的楊玉璇與乾隆時期的周尚均是天才,而我引以為傲的是一個大發現:晚清與民國時期的林清卿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偉大雕塑家。以刀作畫,林公的藝術與技術超越了倫勃朗震撼西方的銅版蝕刻——絕對是,可惜有機會欣賞的人很少。中國的文字藝術也比較易懂,但推到魏、晉之前就比較麻煩了。

用繁體字,簡體不必

中國的傳統藝術一律有深度,學懂了一般有趣,也給炎黃子孫帶來震撼:真的嗎,這些是我們的以往嗎?這樣一來,歸屬感油然而生,而這就是國民教育的最高境界了。

中國的藝術文化難學,主要是因為重要的發展起於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其後的變化多而微小,一點一點地加上去,不像西方藝術那樣有明顯的派別風格轉變。中國的藝術沒有西方那麼奪目,但純而厚,耐人尋味。二者趣味皆高,但中國的要多花時間跟進才能領會,所以中國的文化要從小學起。

我很欣賞上海某小學,規定幾歲的小朋友每星期背誦唐詩兩首,其後轉到宋詞與古文去。我認為香港的學生從小一起要學習用毛筆寫字,小小的時間投資將來的回報很高:懂得用毛筆容易學書法,也容易學國畫。最近雷鼎鳴發表文章,主張學簡體,放棄繁體。這不對,因為簡體不能寫書法:楷書可以,行書很難,而重要的草書是不可能的了。孫過庭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意思是說寫草書,筆鋒轉差了一點就不是字。繁體字的草寫有轉彎的規格,轉與不轉由君選擇,但簡體沒有這個選擇,近於凡轉必錯。除了寫書法,繁體要學,因為懂繁體不需要學簡體——我從來沒有學過簡體,但閱讀上半點困難也沒有。倒轉過來,我不懂得寫簡體字,但不需要懂,因為不懂得寫繁體的內地青年多半懂得讀,羨慕我這個懂得寫繁體的人。再者,不管是古時還是今天,國畫上題字一律用繁體——十多年前一位國畫大師不小心在畫上用了兩個簡體字,該畫之價大跌。看來國畫會繼續用繁體題字,直到永遠,正如印章用篆書幾千年不改,觀者讀不出只能嘆自己的學問不足矣。香港的小朋友們不要中雷公公之計,小小的投資學繁體,長大後可以表演一番——今天的香港還在教繁體是學子們的大幸。

還要指出孫過庭跟着說的一句:「真虧點劃,猶可記文。」翻進這裡的內容,是說:寫不是草書的繁體字,寫錯了筆劃無傷大雅。這些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文化,既有深度,也過癮。如果我有權話事,我會規定香港的中學生在畢業之前要背得出長達幾千字的孫過庭《書譜》的整篇。那是一篇文采煥然、擲地有聲、藝術哲理來去縱橫的精彩文章,花幾天背熟,再花幾天解通,學子的終生享用其妙無窮也。

干擾源自下面自作聰明

(三)最後要說的是文化教育課程的編排。這裡香港的專家可能不夠多,但內地是愈來愈多了。選出約九項題材吧:國畫、書法、文字、陶瓷、石雕、音樂(尤其是古琴)、青銅、哲理(尤其是孔子)、金銀器。然後每項到內地找兩至三位專家寫報告,說明是中、小學用的,也說明要有示範照片或圖片,加上要提供參考讀物。二萬港元一份報告可以買到很好的。拿得這些資料,再在香港找中學老師重寫及編輯,要說明資料的來源,中學與小學要有不同的水平,而老師們讀了參考讀物就可以教。

回頭說北京上頭的指示與下面的自作聰明,我是過來人,被下面封殺過無數次,有三本書整本罵我一個人,也有些大名鼎鼎的大學約了我講話但臨時取締。我認為這些不幸全部起於下面的自作聰明,與中宣部毫無關係。一九八二年回港任教後不久,我跟香港新華社的一位朋友說得清楚:「你們要我不寫評論中國的文章可以,只說一句就成。你們要我寫這種文章也可以,但不能教我怎樣寫,因為我不會寫自己不相信的。」從那時到今天的三十年,北京的朋友沒有干擾過我。唯一的「干擾」是沒有經我同意複製了幾千本我在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國的前途》與《再論中國》,屬盜版,說明是「內部閱讀」的。我高興!

下面的干擾則無數。最明顯的例子是二○○八年為科斯寫的《中國的經濟制度》。內地一家刊物見到,要整篇長文刋登。我說可以,但一個字也不能改。他們同意了,但跟着來郵,建議修改三十多處,而大罵新勞動法的後記不能刋登。我回郵說:「你們改一個字我會法律起訴。」後來北京出版該文的中、英二語全文,一個字也沒有改。北京根本不管!

我敢跟任何人打賭,如果寄一篇寫得好的內容有點敏感的文章給十家內地的刊物,要求發表,他們回應需要刪改的地方十家各各不同!這是各有各自作聰明的證據。

不需猜測北京要什麼

最麻煩是capitalist這個字。一九八二年我在英國發表Will China Go Capitalist? 這個書名不是我起的,據說是戴卓爾夫人的辦公室的要求。我反對,但他們堅持,我依他們的。這裡capitalist不能譯作「資本家」,要譯作「資本主義」,書名因而譯為《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嗎?》。為這個書名我在內地到處碰壁,顯示着自作聰明的人可以很一致!不幸,為了這個書名我的《英語論文選》要推遲兩年才能在北京出版。偉大天才不知何解也:該書名早些時在北京出版的《中國的經濟制度》的中、英二語一書內出現過八次。

現在輪到科斯碰壁了。他和助手王寧為我的Will China Go Capitalist?寫了一本厚很多的續集,題為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翻了成中文,要在北京出版,但又是因為capitalist這個字過不了關!該書讚賞中國的成就,而capitalist這個字在西方只有馬克思的傳統有負面意識。其實當年英國的要求是問:中國會真的改革嗎?但reform一詞在西方很老土,很俗套,老生常談得太多了:歷史上無數的改革皆慘淡收場。Go Capitalist有點別開生面,會叫讀者的精神抖擻起來。

國民教育,如果能闡釋為有市場價值的學問,我們沒有理由反對。上屆的曾特首與今天的梁特首不需要猜測北京要的是些什麼。另一方面,我認為今天內地的中、小學的思想教育(稱政治課),也應該轉向老人家在本文提出的範疇走。若如是,上蒼有知,假以時日,中國每年的實質國民收入增加要以億萬計矣!何樂不為哉?

文中小題為信報所加

原文:信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94281

國教魔鬼陸續登場

對國教爭議一直龜縮在教育局辦公室內的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最近高調發表言論,出席香港路德會舉行的論壇時,語帶諷刺地批評反國教學生受媒體誤導、沒有「求真」的態度,稱學生「應該自己睇吓份指引,同報章所講是否一致,是否有出入」;並抹黑學生,說「如果睇到乜就信乜,咁就真係會俾人洗腦」云云。

這位常任秘書長,一九八四年已加入香港政府政務職系,在多個政府部門工作,二○○一至二○○五年曾任教育統籌局副局長(後改稱教育統籌局副秘書長),是當年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旗下猛將,深得羅范椒芬信任。不知何時,謝凌潔貞的良心也變了質,於二○一一年發表了「沙石論」,稱「六四事件」只是中國歷史上一件「小小的沙石」,明顯地為中共屠城塗脂抹粉。謝太絕非無知之輩,這樣高調的侮辱「六四」亡靈、為共產黨講好話,已被市民認定她是要向中共投誠了。

備受市民批評後,聰明起來的謝太不再公開論政,證諸最近她於「反國教運動」不吭一聲的做法,寧可背地裏做工夫,包括帶團到內地、培訓教師和校長等「染紅」舉措,也不公開撐「老細」吳克儉,可見謝太陰沉的伎倆,教育界也真的要加倍留神。

當吳克儉已遍體鱗傷、當政策大致已成定局、當反國教分子暫偃旗息鼓時,謝太才跑出來指手劃腳,抹黑學生之餘又替國教科說項,明明是擱置了的指引,也要再搬出來,說甚麼「當局設計課程指引時,一直以德育為根本」,明顯地要借屍還魂。

謝凌潔貞難道要推翻特首梁振英的承諾?反國教運動成功迫使梁振英正式宣佈擱置指引,收回國教科獨立成科的建議,更承諾「政府不會要求學校使用該指引,亦不會以該指引作為教育局視學的依據」。謝太公開把擱置了的指引拿出來,難怪家長關注組代表陳惜姿也要點名批評她,一語中的指出內裏乾坤:「佢(指謝凌潔貞)話反國教嘅學生冇睇指引,覺得指引冇問題,仲係念念不忘。」

反國教運動雖然迫使政府撤回指引,卻留下魔鬼尾巴,教育前線仍充斥洗腦影子,處處鬼影幢幢,所謂「校本自決」隨時讓國教「借屍還魂」。天主教退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日前出席論壇時,也指出國教科改為校本自決,仍有可能死灰復燃,並憂慮在法團校董會成立後可直接向教育局交代而教區管不到時,便未能阻止「魔鬼復活」。與陳樞機同台的羅國輝神父,亦再暗諷國教科為「未斷氣的魔鬼」,並提示港人要提防留下魔鬼尾巴的國教科隨時復活。

以目前形勢看,中共怎會放過於特區的「思想改造」工程?教育局必是「念念不忘」隨時聽命出招,先來一個「沙石秘書長」的試水溫舉措,再加推「染紅」交流團、加強教師校長「染紅」培訓班、再度使出威逼利誘鬼招,國教魔鬼陸續登場,我們又焉能不打醒十二分精神,降魔殺妖,為守護孩子,抗爭到底!

韓連山
自由撰稿人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06/18058517

多校欲推國教盼教局支援

■吳克儉透露,很多學校反映有意推動國民教育,並向教育局查詢支援。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爭議因政府宣布擱置《課程指引》而暫告一段落。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在一午餐會上承認,在爭議中,自己曾忽略學生和家長的感受,並就從中學懂即使是最好的政策,在推行時也要留意對社會情緒的影響,並要加強溝通,但透露很多學校在事件後均反映有意推動國民教育,並向教育局查詢支援。

 吳克儉昨日在出席香港外國記者會午餐會時談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問題,反駁了反對派中人聲稱推行該科是因為「收到北京的指令」的說法,強調他自上任以來,從沒收過來自北京的「指示」,要如何處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吳克儉:按校情專業自決
 他又透露,在爭議過後,局方收到不少學校和團體查詢,如指他們希望繼續以不同形式推動國民教育,要求教育局解釋有何種支援措施。他重申,學校及辦學團體可按學校的宗旨及運作模式,即校情、班情、學情等,並可參考已擱置的《指引》文件推行,以專業自決如何開展科目,並可以運用當局向學校發放的53萬元津貼製作參考資料及教材。

 被問及適齡升中生人數下跌對學界帶來的衝擊,吳克儉重申,升中學生減少是暫時現象,由現時的6.1萬人到2016年谷底約5萬,之後會逐步回升至6.9萬,當局會以「保學校、保老師、保實力、保教育」為大前提應對,又強調中學無「殺校」政策,學校和社會人士毋須擔心。他指當局已將「開班線」下調至「2班26人」作紓緩,估計下學年只有少於5所中學未達有關指標需要另提發展方案。

解升中生不足 月底前推方案
 就學界提出的減少每班派位人數方案,吳克儉說,未來一周會繼續會見學校、辦學團體、專業團體、家長和學生,聆聽最後一批持份者的想法,「現在說給你聽(結論),你應該不信我,因為還未完成所有諮詢」,並坦言不同處理做法,對持份者各有不同衝擊,當局會盡快統整研究,並於11月底前公布一個「大家覺得可行,又願意群策群力去推行的方案」,處理暫時性的收生下跌問題。

原文:文匯報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中國模式》響朵 浸大收親中資金撰香港史



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繼出版備受批評的國教手冊《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後,近日又因一本《香港藍皮書》內容失實,中文大學要發聲明反駁。儘管兩書的偏頗內容備受抨擊,但研究所的保守政治取向,似乎反而吸引到親中商人垂青,巨額資助研究所編寫香港通史,爭奪香港歷史的論述。

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手上有一個編纂《香港通史》的計劃,由研究所所長薛鳳旋主理,極具野心,打算出版14卷,可能需時8年。計劃在上月中得到王新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惠貞捐款500萬元資助:

研究焦點為1840年至2011年的香港綜合性歷史,內容涵 蓋政治、經濟、社會、新界的發展、城市規劃、交通、中外關係、軍事、人口、人物和文化風俗等。《香港通史》中文版14卷的編寫工作(共300萬字),預計需時5年至8年。出版後,該書將翻譯成英文,供研究香港歷史及社會的海外學者參考。
《文匯報》王惠貞助浸大出版《香港通史》 17/10/2012)

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的研究風格,從《中國模式》和《香港藍皮書》兩本出版物已可見一斑。而捐款資助編寫《香港通史》的王惠貞,原來也是愛國愛黨、熱心建港人士,她是全國政協委員,亦曾任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執委、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會理事、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等公職,履歷反映她是親中建制派中人。

王所屬的九龍社團聯會,與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的地區組織「西九新動力」關係密切,王自己亦是西九新動力的一員。今年立法會選舉時,王除了公開呼籲選民投梁美芬一票外,亦有到場支持九龍東謝偉俊的競選活動。作為王新興集團的董事總經理,王惠貞經常出錢資助「紅色」教育活動。

王惠貞愛國不流於空談。香港回歸以來,她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愛國愛港等公益活動:組織社團慶國慶、慶回歸,組織社團訪京、組織學生赴內地學習、組織商界與婦女界代表訪問鄉梓,組織商團到內地投資,組織政協委員往內地考察,組織商界人士到邊遠地區扶貧助學,組織內地學生到香港交流等等,不勝枚舉。
《紫荊雜誌》王惠貞:用愛心成就人生

這部《香港通史》資金來自紅色商人,未知會否影響到內容一如《中國模式》和《香港藍皮書》般保守。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香港回歸15周年專輯》一出,惹來中大的嚴正聲明,指該書「有關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一節,不盡不實,對香港中文大學的聲譽造成損害」。

查《藍皮書》206 頁第iii 點中指:「在學科變動上,大學與中學被要求設立通識教育與國民教育,擠壓和減少正當學科的教時外,實際上方便了大量西方普世價值侵入學校,例如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其中有關本校通識教育的失實描述,令人震驚。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聲明

《藍皮書》誣衊中大課程有幕後金主話事,未知《香港通史》的編纂方向又是否會受親中商人的政治取向影響,緊跟中國官方立場,歪曲香港那170年歷史。

原文:主場新聞
http://thehousenews.com/politics/%E4%B8%AD%E5%9C%8B%E6%A8%A1%E5%BC%8F-%E9%9F%BF%E6%9C%B5-%E6%B5%B8%E5%A4%A7%E6%94%B6%E8%A6%AA%E4%B8%AD%E8%B3%87%E9%87%91%E6%92%B0%E9%A6%99%E6%B8%AF%E5%8F%B2/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陳惜姿:校本自決比之前更差


陳惜姿(中)認為國教科現時由校本自決,情況比擱置以前更差,隨時死灰復燃。易仰民攝

【本報訊】第四屆九龍城書節昨日舉辦國民身份及國民教育的講座,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起人陳惜姿坦言,在政府擱置國民教育之初,曾認為該方案尚可接受;不過,她最近轉而認同教協張銳輝的觀點,認為將國教科交由校本自決「甚至比以前更差」,擔心國教科只是表面擱置,隨時死灰復燃。
陳惜姿表示,張銳輝最近成功說服她,令她知道現時國教科推行的情況並未如她所想,所謂的校本自決令不想開罪教育局的辦學團體受到壓力,老師亦難以掌握怎樣教國教科。陳惜姿說:「香港核心價值係乜嘢?好似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她認為每一代人的心中也有自己的答案,如經歷八九民運的人會說是民主,經歷七一遊行的人可能說人權,「但可以肯定,如果要講法治同人權好重要,有系統地教學生,一定會有阻力,因為教育局官員根本唔想擁抱民主」。

點名批評謝凌潔貞

陳惜姿又點名批評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佢話反國教嘅學生冇睇指引,覺得指引冇問題,仲係念念不忘」。
為對抗隨時死灰復燃的國教科,陳惜姿鼓勵家長每日花15分鐘教導孩子公民意識。她認為公民教育不應只教不亂拋垃圾和去投票等基本事情,而是真正建立對民主的看法,並建議家長可參考「民間公民教育指引」。
教協張銳輝批評,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的政治任務失敗了,就對公民教育撒手不幹,他說:「政府明顯冇誠意去搞好公民意識,老師同學校更要負起使命」。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04/18057205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文傑:《民間公民教育指引》意見回應

以下是本人對《民間公民教育指引》(下文將簡稱為《指引》) 的幾點回應:

一. 1996年《學校公民教育指引》
《指引》以1996年由殖民地政府推出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為引旨,指出該份指引有包括民主、民主、人權、自由、法治等觀念。公民教育的確應該包括這類普世價值觀的, 不過該份指引亦有提出以增強中國人身份認同、 認識歷史國情為重點目標。另外,該份指引實為愛國陣營與民主派討價還價的結果,包含的學習目標眾多,其中一些目標互有衝突。故而, 若《指引》要以該份指引為引入,宜全面交待指引的來龍去脈,以免誤導讀者。

二. 公民概念的不同面向
《指引》把公民定義為「在政治群體裏,按法律擁有權責和相關認同感的成員」(p.3)。在學理上,此定義確實總結了公民概念的兩個主要面向,一為公民相對於政府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二為政治社群成員之間的情感認同。不同於其他社會,權責和情感面向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導致國民教育政策爭論的其中一個源頭。公民是相對於國家而生的概念,如果公民是由權責和情感構成的話,這兩個面向也自然能體現在國家這概念上的,一為國家是為公民提供公共服務和維持社會秩序的機器,二為國家是代表民族的政府實體,強調捍衛民族尊嚴。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負責前者的是香港政府,後者則由中國的政府代理,當然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灰色地帶。這情況不同於其他民族國家的公民教育,因為在這些國家,政權同時提供服務和代表民族命運。
但是香港的情況完全不同,例如香港政府雖然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但它如絕對不主宰「香港人」的「民族命運」、而中國政府雖然是體現中華民族自主的政治實體,可是它既不直接(但某些情況之下間接)為香港居民提供服務,而且其管治方式也與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有一定衝突。故此,除了參照學理定義之外,《指引》有必要考慮在香港政治和社會的情況,重新梳理公民概念在一國兩制下的新意義。

三. 公民概念的不同層次
香港不是「民族城市」,除了佔人口大部分的華人之外,還有來自南亞各地、日本南韓、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居民,而這些居民及其子女都是香港的「公民」。《指引》提到「我是新界居民」、「我是香港人」、「我是中國人」、「我是世界公民」等幾種身份認同可以同時存在(p.5) 。然而,對於本港的非華裔人口而言,「我是中國人」這身份是不可能建立的。須知「中國人」身份和其他的「新界居民」、「香港人」、「世界公民」不同,「中國人」是先天因素決定的,後天改不了,而後三者均與先天條沒有直接關係,是移民、居住地、政治價值觀等個人的後天選擇。故此,《指引》有必要重新因應香港的人口族裔結構,重新考慮不同層次的公民概念的應用性。

四. 情的培育
《指引》的「情的培育」部分(p.12) 「情」乃認知和行動之間的橋樑,指出公民情感培育的重要性。但是,其實公民教育是否應該像語文、數學、生物、地理等科目一樣,是以教授知識為主的呢? 例如 學生在地理課學到過度工業生產引致環境污染、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學生學的是個別工業類型的生產方式和其過程中包含什麼危害環境的物質,而至於學生作為個人對工業污染的觀感、他覺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何者較為重要,是否參與生態保育的抗爭活動,都是他的個人選擇,地理科老師是管不了的。 本人認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是教授知識給學生,而學生在學到知識之後有何感覺、是否會進而參與相關的社會行動,都是超出教育應該干預的範圍的。而官方指引其中一個最受到猛烈批評的一點就正正是其企圖建立學生對國家象徵的強烈情感認同,所以《指引》務必在情感培養上有更加詳細的考量。

結語: 訂立《指引》指引之外
《指引》的使命是「培育對香港的未來有承擔及積極參與的新一代公民,建設有活力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p.2) 公民社會是相對於政治實體的制度,而一個活躍和強大的公民社會能有效監察政府,保障公民權利。不過,政府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掌握了正規教育的主導權,雖然政府已經宣佈取消三年的開展期限讓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設德教育及公民教育科,但是其仍能透過其他渠道的教育政策發揮影響力。故除了修訂非官方的公民教育指引外,民間有必要另辟途徑,傳播有別於官方的公民概念,方能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

原文:獨立媒體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4633

教協:《民間公民教育指引》(諮詢稿) (2012.10.24 版)
http://www.hkptu.org/education/?p=7443

不必去愛的香港

我愛香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小時候在台灣接受過國民黨的愛國教育。我越來越愛香港,是因為過去這麼多年來回大陸,聽厭了老要把愛國掛在嘴上的訓令(想想看,甚至有家國產電器品牌叫做『愛國者』)。而香港,我一度以為,是一個不必要求我愛上它的地方。你生在這裏,住在這裏,或許會愛上它,或許對它有很多不滿,無所謂,沒有人一天到晚教你應該怎樣愛它,週圍也沒有那種「愛」的氣氛約束你的心智感情。如果移民,沒人罵你叛徒;如果回來,居然又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照樣指手劃腳。如果多拿一本外國護照,沒有人會質疑你的忠誠,甚至可能根本沒人考慮過「忠誠」的問題。

前陣子香港人如此反感國民教育,在我看來,絕非什麼「港獨vs中國」的意識對立,而是我們身上一股氣質使然。縱觀全球華人社會,台灣人當然要愛台灣,中國人當然要愛中國,新加坡人愛新加坡更是愛到不太願意接受批評的地步。但我們香港人不來這套,「愛」在這裏沒有那麼大的市場,我們比較相信愛不能勉強。就算愛,我們也不會隨便說出來。倒不是含蓄,而是氣質使然,我甚至要說它關乎審美與格調。要是有一個政治人物大聲疾呼「我是香港人,我愛香港」,然後很台灣地跪了下來在電視攝錄機前親吻土地,我們大概會覺得肉麻。要是看見有人使用一款手機,上面的品牌名字大剌剌地寫着「愛國者」,我們一定會忍不住笑了出來,低聲嘖嘖「駛唔駛呀」!換句話說,香港人不像其他華人這麼地「愛」,是因為我們覺得這種宣之於口的方式「唔型」。

於是我們便有意無意地為自己保留了一塊自由和理性的空間,在辯論公共事務的時候,不會動不動就舉起「愛香港」的旗子,像大陸的網站討論那樣,掄着大棒指責對手「你不愛香港,你是港奸」。也不會在一聽到別人批評這座城市的時候,就氣血上衝地罵他「你這麼討厭香港,你滾出去」。而在其他地方,這種基於地域身份的愛往往都會演變成一套意識形態的霸權。愛台灣也好,愛中國也好,立場很容易就會取代冷靜的思辯,使得大家費盡心思地去證明自己的愛和對方的不愛。然而,就像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分析法國大革命時所說的,這種熱愛與忠誠根本是證明不了的。於是討論就成了一團泥沼中的混戰。
香港,曾經因為這種帶着點酷味的氣質,成了華人社會中唯一一個不相信「愛」的地方。所以我愛香港。

梁文道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6%A2%81%E6%96%87%E9%81%93/art/20121103/18055602

謝凌潔貞批反國教學生被洗腦


保衞香港自由聯盟昨舉行反國教論壇,不少市民到場發表意見。

【本報訊】香港路德會昨舉行論壇,宣佈轄下學校將推行以基督教為本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學校雖可自行決定是否開科,但無論如何都要安排課時。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於論壇上暗示反國教學生受媒體誤導。反國教先鋒韓連山則指,革命雖然迫使政府撤回指引,卻留下魔鬼尾巴,教育前線仍充斥洗腦影子。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於路德會論壇上,多番暗示反國教學生受媒體誤導。她指教育界希望學生求真,「應該自己睇吓份指引,同報章所講是否一致,是否有出入」。學生不應輕信未經證實的說法,「如果睇到乜就信乜,咁就真係會俾人洗腦」。她強調當局設計課程指引時,一直以德育為根本。

路德會學校續推國教科
香港路德會會長戎子由稱,該會與政府是「好夥伴」,配合政府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責無旁貸。他強調要積極教育學生,「將來對國家發展有所貢獻」。學校可自行決定是否獨立成科,但無論是否開科,均須安排課時,並以聖經為本。
路德會教育統籌主任丘芳濠則指,基督教導人向善,該會轄下學校一向着重德育教育,透過宗教科等培養學生品德;國民教育則靠中史科及通識科回應。「雖然冇咗指引,但覺得好嘅會繼續做」。

韓連山指魔鬼尾巴仍在
保衞香港自由聯盟昨晚亦舉行反國教論壇,曾絕食抗爭逾百小時的韓連山,於論壇上批評「校本自決」等同讓國教「借屍還魂」。他稱,反國教革命雖然迫使政府撤回指引,卻留下魔鬼尾巴,「呢條尾巴仍然周圍點緊火」。
學民思潮成員張秀賢稱,政府未撤回指引前,市民有清晰目標,較容易凝聚社會力量;撤回指引後,反國教變成「無形戰役」,「明顯難打咗」。但他相信市民經過一系列的反國教行動後「已經醒咗」,接下來要密切監察洗腦教育有否滲入校園。

【全民監察遍地開花】
如發現有學校、組織以任何方式明推、暗推洗腦教育,可向《蘋果》報料:adnews@appledaily.com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03/18056202?fb_comment_id=fbc_402428056497875_3485327_402510169822997#f2f49c6988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嚴正聲明《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香港回歸15 周年專輯》中關於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的言論失實

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於今年7 月出版之《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香港回歸15 周年專輯》(以下簡稱《藍皮書》)中,有關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一節,不盡不實,對香港中文大學的聲譽造成損害,本部深感遺憾。

查《藍皮書》206 頁第iii 點中指:「在學科變動上,大學與中學被要求設立通識教育與國民教育,擠壓和減少正當學科的教時外,實際上方便了大量西方普世價值侵入學校,例如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其中有關本校通識教育的失實描述,令人震驚。

首先,本校自1963 年創校以來,即重視通識教育,當時成員書院主動開科。其後本校通識教育雖經幾番改革,但一直為本科課程不可或缺之部分,從未因 「被要求」而設立。此外,本校通識教育自1986 年開始即在總學程中佔21 學分,其後因改三年制而減至15 學分,現時回復四年制,通識教育亦恢復為21 學分,不存在「擠壓和減少正當學科的教時」問題。

其次,文中指「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更是不負責任的虛構陳述。本校在三年制下既有的「四範圍」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是由四十多個學系共同提供,書院通識則由各成員書院開設。至於為迎接三改四而新開設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是由校內資深學者及老師組成工作小組,經過詳細研究和討論後提出,方案經校內通識教育委員會及常務委員會審定,然後交教務會通過。《藍皮書》所謂由「美國基金」主導,實為子虛烏有。

本校發展通識教育的過程,一直詳列於本部網頁,理念和課程設計亦曾多次在聯校研討會及海內外院校交流活動中介紹,廣為學界認識。《藍皮書》毫無根據,對本校通識教育作出不符事實的言論,有違學術原則。為免讀者受憑空捏造之謠言誤導,故特致此聲明,以正視聽。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
2012 年11 月1 日

原文:
http://www.facebook.com/kaichileung/posts/10151126701548284

陳裕豐﹕從政治灌輸到尊重多元 ——台灣的公民教育

【明報專訊】反對政府開設國民教育科的風波,數月來鬧得沸沸揚揚,反國教人士甚至發起包圍政府總部、絕食及罷課等行動。他們反對國教科的態度如此堅決,是因為懼怕此科對學生「洗腦」,或是「政治灌輸」,使學生只是對國家產生情感上的認同,而不會理性地思考,甚至批判國家的所作所為。

「政治灌輸」的公民教育,曾經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推行,但時至今日,台灣的公民教育則轉變為「以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為目標。本文將詳述當中的轉變,從而帶出香港現設立國民教育科的問題。

威權統治下的政治灌輸
1949年,國民政府戰敗遷台後,蔣介石復任總統、頒布戒嚴,在台灣實行威權統治。國民政府牢牢地規定所有學校只准使用國立編譯館出版的教科書,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思潮在台灣蔓延,打擊其管治。其時,當局透過小學中的「生活與倫理」向小學生教授孫中山及蔣介石的思想,培養學生對他們的個人崇拜。另設「社會」科,科目的總目標有「發揚固有的民族精神」、「培養愛民族、愛國家的情操」及「養成熱愛鄉土……建設國家的意願」等字句,可見此科目希望學生們從情感上愛戴國家。

至於中學,國民政府當局在高中設有「公民」及「三民主義」兩科。公民科的課程目標中,其中兩點為「灌輸學生有關我們立國的精神、國策、政制、經建等方面的知識,激發其愛國的情操」、「培育學生對文化的基本認識,並進而闡述中華文化的成就,及中華民族對世界的理想、責任與貢獻」。「三民主義」科的目標中,在認識及實踐三民主義外,還有一項為「認識三民主義與反共抗俄復國建國之關係」。

由此可見,上述各科總的來說是以強化學生的國家認同及敵我意識為前提,台灣師範大學學者鄧毓浩(2007)稱其為「教化灌輸」(indoctrination)。

向公民教育轉化
培養學生成尊重多元的世界公民
20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台灣內外的政治形勢開始轉變。隨着時任總統蔣經國着力建設台灣,並於1986年解除戒嚴、容許言論及新聞自由,台灣為主題思想開始萌芽、公民意識亦同時發展。與此同時,台灣的公民教育各科課程亦有類似的轉向。

20世紀90年代,小學的「社會」科在族群內容方面,加入「培養其愛鄉土……的情操」、「不同社會有不同的文化特質,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台灣人除了主要的漢族外,還有由不同民族構成的原住民。過去的課程過分強調中華文化,卻無視其他族群文化的存在。現在課程加入了族群的內容,正顯示了當局對台灣的實况作出了回應。

2001年,台灣的小學、初中課程被統整為「九年一貫」課程,公民教育的內容歸到「社會學習領域」中。這個學習領域亦維持了尊重多元文化的內容。例如課程的「九大主題軸」的分段能力指標中,「人與空間」、「人與時間」、「意義與價值」的主題軸,讓學生了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傳統節日、宗教及藝術等;「權力、規則與人權」,則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另一方面,高中的公民教育課程,關於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內容逐步加強。起初課程目標包括「反共抗俄」字眼的「三民主義」科重要性日減,終在2004年併入「公民與社會」科。至於「公民與社會」科,在2008年的「課程綱要」明言,科目的設立是為了增進學生的公民資質(citizenship),希望達成的目標包括「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及「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課程的其中一個核心能力為「發展出能欣賞他人、關懷社區、尊重社會文化差異、認同民主國家、培養珍視法治與普世人權」。此外,這個課程亦包括「多元文化社會與全球化」、「全球化與地球村」等與「全球公民」概念有關的主題。

香港國民教育科的課程
未重視多元文化
台灣學者張秀雄(2006)認為,21世紀的公民應具備多面向公民資質(multidimensional citizenship),當中包括4個面向:
•個人面向,為個人實行公民倫理特質的能力;
•社會面向,公民必須能夠討論公共事務,尊重不同理念與價值;
•空間面向,公民處理不同社群(本土、地區、國家及世界)的需要;
•時間面向,公民處理問題時同時顧及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文提及台灣的例子,60年來已由強化學生國家認同的「灌輸」教育,向着培養多面向公民的方向前進,當中包容族群文化及全球公民資質,正正與社會面向及空間面向相符。
反觀香港,國際化的程度比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又有不同文化、不同族群的人居住,學校教育的課程本應涉及包容多元文化、建立全球公民資質等。然而,早於去年教育局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時,融樂會的回覆已指出課程「強行灌輸中國文化及中國人身分認同予其他族裔居民,反映了課程的單一化,欠缺種族敏感度之餘,亦對香港少數族裔欠缺關懷及其文化的尊重」。今年4月再推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仍視香港為一個同質的華人社會。當局完全漠視包容多元文化、建立全球公民資質的需要,真是十分讓人失望。

參考資料:
1. 張秀雄(2006):從「多面向公民資質」論「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辦:公民教學面向探討研討會
2. 鄧毓浩(2007):〈台灣地區高中公民教育之變遷:批判與反思〉《兩岸四地的公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2007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研究助理

原文:明報
http://hk.news.yahoo.com/%E9%99%B3%E8%A3%95%E8%B1%90-%E5%BE%9E%E6%94%BF%E6%B2%BB%E7%81%8C%E8%BC%B8%E5%88%B0%E5%B0%8A%E9%87%8D%E5%A4%9A%E5%85%83-%E5%8F%B0%E7%81%A3%E7%9A%84%E5%85%AC%E6%B0%91%E6%95%99%E8%82%B2-21195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