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吳克儉論國教之敗

關懷教育團隊,關注教育政策,關顧教育生態,一期一會教學有心人政府為教育每年投放達800 億的資源,佔政府開支約22%,影響人數多層面廣,現任教育局長吳克儉對自己和教育有何抱負呢?在制訂教育政策時,如何汲取新高中改革之初成和最近擱置開展國民教育科的經驗呢?

何:吳克儉局長上任數個月有何感受呢?

吳:參與、聆聽是非常重要,透過傾談讓我了解更多,別人給予挑戰和衝擊令我反省,讓我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教育是長線工作,在理性科學化的大前提下亦要考慮感性方面。教育支出龐大,影響者眾,令我自覺責任重大,使命感亦不斷增強。過去幾個月可說是百感交集,但這些經歷促使我更快切入角色。

鍾:一個教育政策是如何制訂出來的呢?

吳:教育政策不能「閉門造車」,以新高中改革為例:於1999 年,一班教育工作者發現學生為考試而讀書,同時商界僱主又發現學生在執行上表現優良,但創新、抗逆能力有待改善,教育統籌委員會於2000 年作整體討論和反思。2002 年,發表第一份文件落實教育目標和新政策的意識形態;2004 年開始做課程大綱,並於2006 年完成共24 科課程;2009 年開展新高中課程,首屆畢業生亦已於2012 年畢業。這是一個有系統、專業、全面的策劃。諮詢方面,各階段都有不同持份者參與,如在2008-09 年開始,我們力為Career Master 作輔導和工作坊,協助同學適應新高中,又在學校舉辦工作坊,讓校長、老師和家長參與討論,提出修正。總括而言,這次大型改革亦算順利。

何:最近在一些工作坊,香港各大專院校都給予第一屆新高中畢業生不錯的評價,認為他們學習比較認真,又較喜歡提問。

鍾:為什麼會有這些改變呢?

何:通識科培養同學的基本能力和批判思考,對學習有自主性。另外,選科自由度提高了,學生能選擇有興趣的科目,有助提升自信,當然,輔導老師亦功不可沒,協助未能升讀資助學位課程的同學找到自己的方位。

吳:有大學教授告訴我今年開學竟然有學生備課,上課不久便提問,可說是不錯的開始。另外,以前學生讀書是老師要你讀,功課是家長要你做,但新高中課程由訂立主題、資料蒐集以至報告發表都是自己的責任,學習文化推至全人,自我控制及自主,為自己前途而主動學習,是邁向終身學習重要的一步。

鍾:但國民教育科失敗的致命原因又是什麼呢?

吳:10 年前,政府以不同名義和形式開始推行國民教育,如公民教育、德育等。2000 年決定要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到2011 年5 月發表第一稿,諮詢為期4 個月,當時惹來公眾不滿,收到過千份意見,又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了兩天,並諮詢數十團體。收集意見後,在2012 年4 月大幅修訂後發表最後定稿,一直順利。同年7 月坊間出現一本公民教育老師參考資料(編按:《中國模式》),部分內容也有偏頗,我們抱持忠於教育的態度,向各持份者多番闡釋,惜相互力點不同,民間感性情緒較大,亦看不到最後定稿已多番修改,但我也認為這次顯示我們未能好好讓市民知悉政府在修訂政策時所花的工夫,算是一個經歷。

嘉賓:教育局長吳克儉

主持:鍾傑良、何玉芬博士簡介:本文摘自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教學有心人》,逢星期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於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94.4)播出,港台網站(rthk.hk)同步播出及提供節目重溫。

文:香港電台提供(整理:鍾傑良、區樂瑤)

原文: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