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對發展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投不信任票」動議辯論總結發言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十一月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對發展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投不信任票」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首先,我衷心多謝各位議員剛才的意見,在此我希望作重點回應。

絕非漠視民意

  有議員認為「硬推國民教育科,引起公眾強烈反感」,對此我不敢苟同。政府及本人在處理整件事上,是希望盡量適度、適時回應各界的訴求,剛才開始時我已簡略有關過程,在此我想實在向大家交代幾點。

  我在七月上任後,知道部分社會人士對於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仍有憂慮。於是,我與我的同事,不斷與辦學團體、校長、學生、家長和其他持分者一直保持對話及會面。我亦與政府的團隊緊密聯繫,希望盡量落實相關的回應。

  七月初,針對公眾對一本坊間出版的《中國模式 - 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的關注及所引起的恐慌,我第一時間首先指出該手冊部分內容偏頗,並一再表明該手冊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毫無關係,不可以混為一談。隨後,我先後在教育局網頁發表三篇文章,澄清各方面說法,包括說明該科重視普世價值,絕非只談光明面或迴避敏感議題,絕無洗腦或政治灌輸意圖;清楚指出該科不建議給學生「打分」,不設立公開考試,亦不會影響學生派位升學,以釋除市民大眾的誤解。

  在溝通方面,我和本局的同事不斷透過不同途徑,向社會各界介紹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政策及最新發展,多次接受電台及電視台訪問,雖然很多人說我「縮」,但以我理解,在那段時間,我「出鏡」的次數相當高,作為溝通的一個指標。我亦親身與傳媒朋友會面,並且先後與不同團體進行對話,包括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全港十八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家長合作事宜委員會,以及不同的辦學團體和學生團體等。特別就學生方面,我記得由七月一日至十五日的兩個星期,我與一個特別活躍的學生團體共有5次接觸,包括1次在電台上的公開討論。至於家長方面,我在七月二十八日先後與兩批家長代表會面。我在九月十八日出席了特別為全港中、小學辦學團體舉行的大型研討會,當日有逾200個團體及人士出席。在種種安排下,我們只想帶出一點,就是我們希望即時了解和盡快適時適切的回應,從來沒有「硬推」之意圖或行動。

  了解到社會各界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所表達的強烈關注及憂慮,政府在七月二十九日宣布盡快成立一個開展該科的委員會。在九月八日由行政長官親自公布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政策的修訂,我即時與教育局同事落實有關工作,包括在九月十日宣布即時抽起敏感的課程部分,特別針對令公眾疑慮的「當代國情」及評估範疇的部分,我們即時抽起。我們亦即時修訂已發出的教育局通函,解釋整個安排,特別針對取消原來的三年開展期,讓辦學團體及學校可以自主、自決,就自己的專業判斷,決定是否推行、如何及何時推行,及以甚麼形式推行。我們特別強調,在這個過程中,十月八日將整個重點帶出來,強調政府和教育局不會要求學校使用該指引,並將之擱置,亦不會以指引作為視學的依據。剛才有議員提到,我們會否繼續搜集、委派老師作監察工作,我特別再強調,由於課程指引已被擱置,我們不會就這科作出視學安排。

  主席,正如我在十月十七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我和同事會認真反思這幾個月來各方面的發展,汲取有關經驗,將來在處理敏感或具爭議性的議題時,我們盡量盡早把溝通面更廣泛地擴闊至教育和非教育界別的平台,廣聽民意,從而適切地制訂合乎當時時空的政策。

  在此有三個部分我想特別回應剛才幾位議員的提問或意見。

  第一,就問及我有否受中聯辦的指引,我可以很清楚的回答大家,絕對沒有。教育事務從來都是特區政府自治範圍的事,整份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由課程發展議會,由李焯芬教授主持的一個專業議會草擬,內地政府完全沒有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第二,我上任前至現時為止,都沒有任何人跟我說,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行是我的政治任務,我再強調:沒有。

  第三部分,我想再提一提,就是在七月十八日,有幾位議員一直問,報界亦有問及我「秘密上京」,我想在此再次解釋,六月二十八日我上任前,當我來到這裏總部開會時,我跟常秘談及有一名內地官員說我是未來的教育局局長,應上來跟他們溝通,那時候我們同意作禮節性的溝通,盡量安排時間,他們希望是七月二十日或之後,我便告訴常秘七月二十日是香港十二年的教改、過去四年重點之後,新高中第一屆的放榜日,我一定要在香港,這是很重要的日子,所以那時的安排是,在六月二十八日我們已決定七月十八日我可能有機會上去作禮節性的拜候。整個事件,七月十七日大家都記得,特首在此作一個溝通會議,我很晚才抵達北京,到達北京時是凌晨一時十五分。隔天早上,我用了四十五分鐘,將我之前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所說過的內容,重覆一次,整個過程就是如此,我接下午便趕回來。至於為何不公布,我由去至離開都要求公布,但要道歉的地方是我們內部溝通有些問題,對政策有不同的解釋,所以沒有公布,事後才進行此事,我特別想強調這點。

  另外一點我想說的,就是我真的在此向政務司司長致歉。剛才大家用了很多字句去形容,我認為真的不是很公平,因為如果大家看看整個司長、局長的組織架構,政務司司長是特別管理包括教育局這部分,由司長負責,她是我的直屬上司,所以很多時牽涉到政府的運作,特別是資源的安排、財務方面等,她給予我很多支持,這一方面希望大家了解。有人說上星期開會,你又叫她出來,我想解釋一下,一次過說得清清楚楚。過去兩個星期,三個團體寫信要求見特首,幾位校長要這樣做,因此特首問我們,他真的沒有時間見面,可否請司長代他見,於是在上星期,我不想只見一、兩位,而在場的有所有十八區的校長團體,各個議會和教師的專業團體,我特別主動邀請政務司司長出席有關會議,就是如此簡單。此外,在這階段,我們聆聽十八區校長、各個議會、各個老師專業團體的意見,所以我們不會說得太多,這是另一原因為何我沒有談得太多,但最後所有政策的宣布、所有的安排,都是由教育局直接負責,亦是我的責任去負責,所以之後見傳媒,都是我主動去見,主動宣布有關新的安排。

  提到關於中一人口政策部分,我只是想說兩點。「經一事,長一智」,今次在這部分的安排,我們與校長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繫。我的理念是很清楚,他們都很支持。人口下跌並非任何人的罪,這個是事實,大家要面對。今日我們要面對61,000個適齡的中一學生人數,三年半後跌至五萬,所以跌了11,000。隨後,四年後會回升至69,000,所以這是一個短暫的問題,這是我們要強調的地方。所有其他教育的改革、教育的質素管理等,是中長期的政策,我們希望以後討論。但在這階段,我們有即時的問題要面對。我很清楚地說要「保學校」、「保老師」、「保實力」,在整個過程中,內容我不想再講,不過想告訴大家,與學校、校長、議會等,我們很密切,在一個絕密的過程中討論,他們現時仍在開會,我們希望與業界最後一同找出有共識的方案,我們希望群策群力,業界與教育局一同去面對這問題,絕不會有偏聽的問題。個別的組織向我說的時候,如葉議員之前向我提到,其實就這討論我已與他見了數次,即使36小時前要求開會,我都說今個星期末、下個星期初我們開會,我都有說到這事。所以希望大家給予我們信心,我們真的是「經一事,長一智」,緊密地與業界去工作。

  最後,我再次感謝大家對我的批評、對我的支持及對我的諒解,我會繼續虛心學習、聆聽,努力工作,用表現去爭取大家的信心。由於議案提出的與事實並不相符,我希望議員予以反對。

  多謝主席。


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17分

原文:政府新聞網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11/14/P201211140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