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魯姜: 公民社會靠遍地開花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按:
(少許澄清: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自今年七月以來,一直與多個團體緊密合作,積極參與及支持大聯盟的工作,但大聯盟絕非由家長組所"衍生"。)
----------------------------------------------------------------------------------
公民社會靠遍地開花

魯姜

(信報 2012-10-11)

「國教指引」擱置,梁振英雖強調不會撤科,民間反國教大聯盟則似已經收貨,在立法會新季度開鑼日不會有任何行動。

左派報章報道則突顯特首「希望藉以平息社會爭拗」。其實,政府最希望平息的是:一、遍地開花;二、公民社會現象的出現和普及。

沒有家長關注組的出現,不會有大聯盟的衍生,社會亦不會有爭拗,因為有關指引其實輕舟已過萬重山,若非有《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平地一聲雷,這個道德、國民與公民教育三合一的新猷不可能最後會陰溝裏翻船。

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阮邦耀公開承認:大聯盟鼓吹的「遍地開花」行動將會影響學校運作,家長一旦轉趨積極,透過家教會的參與,與校方的關係很易變得緊張,學校將煩不勝煩,除了教材的選擇,教授的方式和評估的基準將受到擔心的家長及其背後的支持者質疑,學校的一舉一動,如果未經諮詢,極易惹起家長不滿,隨時變成學校內外熱烈討論的話題。

檢視「國教」有否染紅

事實上, 「遍地開花」的行動已經落地生根,家長關注組發起人陳惜姿聲稱已成立「衛星小組」,繼續研究其他科目的指引和教材有否「染紅」,初步目標是小學的中文科,以及課程指引有六分一是「國民教育」的常識科,因為小學生最易受人「洗腦」。

阮校長本來希望經此「國民教育」擱置一役,學校能回復正常,可以專注教學,實行如特首的呼召—— 「教育回歸教育」,但關注組卻另有打算,且看「遍地開花」的現象會否因特首的一再讓步而逐漸消弭於無形,不致成為日後任何社會現象的成功先例和模仿對象,亦令阮校長等教學人員能放下心頭大石。

教育行政學會主席李少鶴說得更為清楚:「國教」的爭拗令他們感到困擾,「學校連舉辦內地交流活動都怕」。如果擱置指引能平息紛爭,交由學校自決,則這類交流活動可望仍能如常舉行,令主辦單位不致大失預算,因為涉及的學生數以十萬計,收費及資助更是一門惠及中港兩地的極大生意,而且不斷上升,如果爭拗持續不斷,交流活動可能一蹶不振。

反國教運動在學校內可以遍地開花,因為有家長參與,亦有家教會的機制讓他們能名正言順地向校方提出要求,加上教師中亦有不少人對「國教」的理念不表支持,教師團體中教協的會員眾多和動員能力強大,因而有足夠條件在校內落地生根,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建制中人昧於形勢

在學校以外,遍地開花的現象由傳媒開始,事實上傳媒特別是年輕記者對《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的反感極其強烈,所以批評之聲一呼百應,加上家長關注組的發起人陳惜姿曾是傳媒精英,在行內一向備受尊重,所以不易抹黑,亦隨時變成一呼百應。

後來加入支援的團體及個人已遍及社會不同階層,陳義亦愈來愈高,甚至是社運老鬼也不惜自我犧牲加入絕食行列,大聯盟的出現,令政府不可能不一再讓步,因為大聯盟的雪球愈滾愈大,若不及早「封殺」或「淡出」,最後一定變成全民參與,只要時機成熟,五十甚至一百萬人上街的盛況必會再現。

這次遍及校內校外的公民運動,因為新政府總部已成為公民廣場,令運動變得更有焦點和有長期聚集地點,方便更多人的參加,亦令運動的主題變得更多元化,更強烈鮮明的公民社會意識由是而生。

公民社會的特點是授權和均權。社會中每一個市民都有同等的公民權利,政府的任何決策都須要透過諮詢尋求合理的共識,並且令反對者的公民權利不致受到損害。在「國民教育」爭拗中,家長和學生(學民思潮)的權利過去一向不受尊重,後者發聲年多,仍然未獲社會認同,直至與家長聯手,才令最具影響力的老師組織急起直追,終於掀起一次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

家長和學生這次自發地起來爭取權益,建制派中人不少認為完全是社會不同勢力鬥爭的結果,家長和學生只是受人利用,但這種臆測除了缺乏證據,更重要的是對公民社會興起的趨勢的無知和忽視;今後同類性質的社會運動必會愈來愈多,可供幕後黑手發揮的機會只會愈來愈多。如果不加以及早疏導,一味只懂怪責這些「破壞」勢力的無知和受人操控,社會的矛盾和衝突只會變本加厲。

民間智慧大於官方

今天的公民社會,民間智慧大於官方智慧,民間什麼專才都有,甚至連過去極為罕見真正熟悉政府的官員和幕僚,今天也不愁沒有合適人選可供傳媒訪問,一同發聲論政,政府推出什麼政策,負責設計和推銷的政務官和問責團隊,面對遍布社會的不同民意和專業精英代表,根本不易過關;一旦讓他們找到共通點聯合起來,其勢與力之大,恐怕將不會是一兩個司長局長、甚至特首所能抵擋,所以問責班子不可能沒有政黨的支持,而政黨亦不可能沒有公民的授權,否則一定事倍功半,甚至是隨時節外生枝,半途而廢。

梁特首上任三個月,修正、擱置和撤回前朝政策措施的「果斷」行動亦有幾回,每次的決定相信不單經過內部熱烈討論方才通過,更重要的是民意調查結果的啟示。政府內部持續做的民調不比外間為少,亦應比外間更可信和準確,特別是富爭議性的決策,梁特首已再不可能如曾特首那樣一言堂、並要求行政會議及問責團隊當「橡皮圖章」,對民調方式及民意的變化應會更為重視,因為惟有這樣,才能令政府內部心服口服,這種態度其實符合公民社會的發展,建制派和港共對此當然會感到不滿,因為主動權似要交出,任由民意牽着政府的鼻子走;但特首其實已無選擇,尤其是他有心連任,成為第一屆的民選特首,因此他不會覺得自己在節節退讓,而只是成熟一樣做一樣;所謂成熟,是自覺已充分掌握民意,所謂改變亦只是成熟的最終極表現而已。

魯姜

原文: 信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3527&cat_id=6&title_id=548609&rtd=44757